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明末皇帝分身 > 第一五一章 迁都之议(一)

第一五一章 迁都之议(一)

    明末天下板荡,朝廷政治斗争也想来剧烈异常。由于满朝皆是东林党,而东林党人向来有干涉皇家内部事务的传统——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以及当今的皇帝朱由检,皆是东林党人干涉皇家内部事务,拥立出来的。

    所以,任谁看着这一群能够拥立皇帝的文臣把持朝政,也感觉到犹如锋芒在刺。既东林党能连续拥立皇帝的能力,那么便表示着实际上他们也拥有“废皇帝”的能力,也拥有将皇权架空的能力。

    正是因为感觉到东林党人的威胁,崇祯从登基以来,便提拔一些非东林党出身的官员,进行掺沙子,平衡朝堂的格局。

    尤其是内阁的首辅大臣,崇祯更是敢用非东林党人。

    比如,崇祯先后两大首辅周延儒、温体仁,皆是因为非东林党人出身。周延儒在崇祯初年,因为非东林党出身,而获得了短暂的辉煌。最终因为与东林党人之间的政治斗争落入下风,并被政坛盟友温体仁暗算,黯然告老还乡。

    而温体仁是在崇祯四年担任首辅,被皇帝寄予众望,希望他能够改变朝廷东林党人一家独大的格局。

    而温体仁对此也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先后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以贪污受贿的理由罢官。后续斗争中,以东林党人钱龙锡力荐袁崇焕的缘由,罢了内阁辅臣钱龙锡。一系列的斗争中,让东林党人受到巨大挫折。

    但是。随着卢象升率领勤王大军击退阿济格大军后,东林党人趁机对于温体仁的逆袭开始了

    已经下野的尚书,也是东林党人领袖之一的刘宗周上书表示:“昔日己巳之变,袁崇焕误国,小人借此以修门户之怨,将朝中异己者一概蔑为袁崇焕一党加以惩处,从此小人进而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臣浸疏,朝政日怠,边政日坏。”

    “近年来。皇上恶私交,而臣下多以告讦进;皇上录清节,而臣下多以曲谨容;皇上崇励精。而臣下奔走承顺以为恭;皇上尚综核,而臣下琐屑苛求以示察:窥其用心,无往不出于身家利禄。皇上不察而用之,则聚天下之小人立于朝而有所不觉矣”

    刘宗周列举,崇祯九年满清大军入寇时,前来勤王的有几只?而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张凤翼、梁廷栋等人,稍微表现的差一点,会因为畏惧党争而自杀。这些指挥作战的大臣为什么要自杀?——实质上,皆是被温体仁这种小人给逼死的!

    接着,刘宗周慷慨激昂。痛击:“呜呼!七年之间,谁秉国成,臣于是不能为首揆温体仁解矣。语曰:‘谁生厉阶,至今为梗。’惟皇上念乱图存,进君子。退小人,急罢三协通津之使,责成中外诸臣,各备职业,不再以人国为侥幸。体仁桑榆之收,庶几在此。”

    这番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温体仁下台!

    在刘宗周发话之后。整个东林党人纷纷活跃起来,对于温体仁进行围攻。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在明末儒林是一代文宗。虽然,此时刘宗周已经下野,但是发言依然获得了朝野无数党人、门徒、好友的响应。

    “温体仁下台!”

    “温体仁诛九族!”

    “不罢温体仁,大明社稷不能安稳!”

    当刘宗周发话后,东林党人到处造势。甚至京城流传谣言“崇祯皇帝遭温了”,这个谣言四处流传。让朝野皆是对温体仁一片喊打喊杀,似乎明末的内忧外患,皆是用温体仁才导致的一般。…,

    一张嘴再厉害,也斗不过无数张嘴巴!

    温>>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刚准备分手,完美人生系统就来了人在诸天,摆烂成帝投资重生女帝,她竟叫我相公预谋心动大宋国贼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