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税收,平白给南方佬占便宜!”
肖图白愕然,这是什么逻辑?
为了不给南方佬占便宜,所以北方就不搞农田水利了!
中国古代的农业,最初是发源于北方黄河流域。在汉唐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技术,是相当发达的。在宋朝以前,北方是远远比南方繁荣。
但是从南宋时期开始,北方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加速向南方转移。南北经济生产力水平逐渐开始逆转。南方呈现欣欣向荣,技术出现井喷。而北方地区,经济文化呈现倒退迹象。
明朝江南地区的人均承受的赋税是超过北方几倍,但是江南地区百姓的收入水平,却是远远超过北方。相对于动乱连绵的北方。南方却显得安定祥和,经济繁荣。
哪怕是单纯搞农业,江南人也被北方人搞的成功。
一方面是南方水土环境优越,令人一方面却是江南地区百姓识字率高更容易接受先进事物。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南方大行其道,而北方的农业技术水平却呈现技术退化的苗头。
而从天启年间开始。北方干旱频繁。
江南地区出身的官员,不断上书建议,在在北方大力修建农田水利,提高北方农田的抗旱抗灾能力。
但是,在北方遭到了抵制,因为农田水利建设是要出钱的,北方人不愿意掏钱修水利设施,也怕被朝廷借机从北方人身上征收更多苛捐杂税。很多北方人认为,南方人在北方推广农田水利,是一个南方佬针对北方的阴谋。目的是要减少南方税收,增加北方征税。为了避免被南方人占便宜,北方各省缙绅一致抵制兴修水利。在北方推广红薯,同样遭到了农民抵制,因为保守的北方农民并不愿意种植这种陌生的植物。
“农田水利搞好了,庄稼产量高了,是我们天津人自己占便宜。而不是所谓的南方佬占便宜……”肖图白驳斥这种歪论,与此同时也表示,“特区政府投资5万两银子,汉沽百姓出点力气。今年庄稼收割后,搞好农田水利!”
张龙连连道:“国师大人说的是,小人一定配合政府,落实好政策。”
肖图白点了点头,漫步在麦田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