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西班牙殖民地的野望,胎死腹中。
西班牙帝国在17世纪的海军力量,虽已经逐渐落后于不断崛起奋进的英国海军,但是至少还能跟法国、荷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亚洲是没有那个国家,海军力量能与之相比。
这个年代,英国已是海军第一强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是海军第二阵营。意大利、德意志之类的还未统一,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根本不可能拥有什么海军力量。
17世纪的欧洲老牌列强——西班牙表面国力第一,其实是在没落。荷兰是一堆商人联邦为了不被强国奴役,硬生生凑出来的国家,人口少就算了,关键是心不齐,没有作为一个国家的觉悟,缺少霸气和勇气。
法国进行了制度改革,建立了类似中国儒家社会的开明封建王朝。这种制度,令法国的社会出现空前的稳定,自由民数量不断增长,国力蒸腾向上。一直到18世纪末,这种类似中国制度的法国式王权,也遭遇了王朝周期律,被法国大革命推翻。
法国之所以遇到王朝周期律,因为自由民需要自己工作赚钱养家,经济不好,活不下去就造反。欧洲传统的制度,则是领主奴役百姓,百姓皆是类似农奴存在,没有多少的自由,也不去思想奋斗啊、目标啊,一切都由领主贵族老爷们安排。甚至,连农奴们结婚、配种,都由贵族一手包办。农奴们不思考前途,反而不像自由民一般的喜欢革命。
本质上,欧洲很多的传统国家,自由民并不多。贵族统治领地的手段,与治理海外殖民地,是一个套路的。用宗教思想愚民,让人信教后,不断有牧师告诉他们忍受痛苦。死后上天堂什么的。
至于,亚非拉等等地区,牧师们传播天主教后,告诉信教的土著,推翻本土的异端政权,建立上帝统治的国度——等到建立了天主教统治区域,或是殖民地后,牧师再和蔼的让他们逆来顺受,帮助殖民者镇压异端土著的暴动,这样死后上天堂。
17世纪的输出宗教思想,就和后世输入革命思想一般。在19世纪,一些君主制国家的海外留学生们,学了一堆民主、自由、革命思想,便热衷于革命运动。
而17世纪则是学了外来宗教后,一堆脑残被宗教洗脑,要回国推翻所谓的“异端”政权,建立宗教之国!
其实,伊斯兰教是比欧洲人更热衷输出宗教,以至于伊斯兰教出现了奥斯曼土耳其、伊朗、莫卧儿三大帝国,加上遍布亚非拉各地的城邦酋长部落。
17世纪不外乎三股文明主宰世界——伊斯兰文明圈、基督教文明圈、儒教文明圈。其中,伊斯兰文明圈发展停滞,基督教文明快速扩张,儒教文明圈则是不断被蚕食衰退。
日本人天主教起义,其实也是基督教文明,对传统儒教文明的蚕食进攻。日本的德川幕府的禁教行为,其实是儒教文明的抵抗基督教入侵的行为。(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