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明末皇帝分身 > 第二四三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

第二四三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

不过敌人时,却开始自欺欺人,称“热爱和平”了。这是耻辱,也是愚昧!

    虽然“好战必亡”,但是“忘战必危”!

    好战的秦汉,从兴起到灭亡都在打仗,可曾看到秦汉签署一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条约?而委屈求全,用妥协换和平,敌人则会步步逼迫,一直憋屈到死!

    比如,宋朝文风鼎盛,经济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发达时期。但是,宋朝崇文抑武到极点,武人脸上居然会被刺字,普通人也以当兵为耻。由于军事上疲软,宋朝一直在委屈求和,但是还避免不了在憋屈中灭亡。

    明初的武人经济待遇好,社会地位比宋朝有所提高,也造成了明初的军队战斗力爆棚!等到明朝中期,土木堡之变,文人压倒武人。军屯中的田产,被军官、地方豪强鲸吞,原本经济富裕、荣誉感十足的军户,变成了比民户中的佃农还不如的悲惨穷光蛋。从此之后,军户制度废掉了,世袭专业的军人,成为不会打仗的代名词。以至于后来,武将们要训练、招募少数的家丁去作为军队的核心,其他的军户,仅是凑个人数而已。

    戚继光的军事改革,主要就是在军户制度败坏后,选择了花钱雇佣,采用募兵制作战。用家丁、募兵制打仗,如果钱粮足够,也能够拥有战斗力的。但是,问题是明末税收制度同样败坏,怎么可能付得起昂贵的军饷开支?于是,募兵制短暂辉煌,很快有开始颓废了!

    屯兵制,需要给田地能养出强兵。募兵制,需要足额发军饷,也能养出强兵。

    既没有田去屯兵,又没有钱去雇佣,士兵的身份地位还受歧视,自然是不能够维持军队的战斗力。

    天津特区,则是通过拔高武人地位,来维持社会的尚武之风!

    事实上,军人地位并不仅是服役期间,退伍后依然有崇高地位,这也是关键。拥有崇高地位的退伍兵,一切的骄傲来自于军队,自然也是尚武精神的免费宣传者和提倡者。

    为什么,中国古代崇尚读圣贤书?因为,大明的文官们退休了,也是德高望重的官绅。地方官们有事,也需要和这些官绅们商量一下。官绅拥有众多的政治权利,身份地位与平民不同,所以他们也是读书才能出人头地的榜样和宣传者!

    特区的退伍兵,则也拥有类似于官绅们的权利,不但能弹劾官员,也拥有对政府的批评、建议的权利。同样,他们是尚武之风,和入伍从军同样能有前途的宣传者和榜样……(未完待续。)>>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自缚禁地五百年,我当散修你哭啥神魂丹帝我的杂货店绑定了位面交易系统龙与魔与异乡者让你退宗去死,怎么成魔神了?官场重生后,我靠截胡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