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相对而言,以黄金支持,利润率更高!
在板仓重昌派人验货后。双方正式达成了武器交易。
郑芝豹特意让皇家新军的士兵。妆模作样的将随身携带的武器。交付给日本方面,而实际上,这些交割的武器。都是皇家新军训练时期淘汰来向的武器。
而且,天津水师的舰队船舱里面,还藏着7000把剩余的火枪,以及5000把钢制武器。这些武器,计划陆续销售给日本人。
因为,郑芝豹明白,此时的日本天主教徒们锋芒正利,在局部地区占据上风。幕府要镇压这次起义,必须要调集更多兵马。因此,北九州的天主教起义,并不是一下子就扫平了。等到战事告急,日本人很快就需要购买更多的武器。
首批销售的1000把火枪的销售,也是3万两银子销售额。再加上,销售了一批弹药,也活得了1万两银子的销售额。
火枪利润是丰厚的,火药利润却并不显著。毕竟,黑火药欧亚各地,众多的国家都掌握了配置技术。仅仅是各国生产黑火药的配方比例、生产效率和成本有所差异。
其中,欧洲人生产的黑火药,质量好量大价格低。而大明的黑火药,配方上不比欧洲货差,但是缺乏硝石,成本比较贵。不像此时的欧洲,从殖民地中发现了一些优质硝矿,降低了其黑火药的成本。
当然,在火枪制造工艺上,大明已经并不逊色欧洲了。至少,大批量制造火枪的技术,天津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量、价格,已经具备了领先的优势。
实际上,由于天津的军工制造方面,工具钢、变速齿轮等等技术应用,使得枪管生产成本大为降低,此时天津生产一把火枪,成本价仅仅3两银子。皇家新军的采购价,则是5两银子一把!
哪怕是新枪出售,也能够赚取暴利。更何况,这是皇家新军训练过程中,设计了五六百发子弹以上的淘汰货。旧货卖给日本人,等于将一部分训练时期武器报废折旧成本,转移给了日本人。
当然了,日本人并不是天津武器的唯一顾客,其实此时天津二手火枪的主要客户是朝鲜人。
在满清和大明两股势力的博弈下,朝鲜被分为南北两朝。
北朝鲜是满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