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卖掉他家族已有的产业的基础上,能筹集出来的最多资产。
而田弘遇在明朝属于才爆发几年,并不算是真正的豪门巨富。田老头也肯定的对皇帝说道,很多富人不愿意露富。按照大明实际国情,几百万两身家仅是刚刚迈进豪门巨富的门槛。真正的豪族,可以掌握数千万两计的惊人财富。达到那样级别财富的,已知是有郑芝龙,以及大明最富裕的王爷福王!
福王是崇祯年间,最富有的皇族成员。光是拥有的王庄田产就达到惊人的200万亩,其王庄规模仅逊色以前的皇庄。而福王还经验了许多王店,相对比以前北京皇店的亏本,福王的王店却是大获其利。
其实,要是有合理的借口,将福王抄家,恐怕所收获的财产,足以让大明王朝几年财政无忧。但是,这仅是想想而已。这些皇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了一个。可能会逼的其他王爷兔死狐悲,以至于起兵造反。这些王爷们没有兵,却是有钱,这个流民四起的年代。只要有钱招兵。还缺兵马?
这两个已知道的超级富豪是因为名气大。暴露出来的。剩下的一些隐藏的比较深的豪门,未必比福王、郑芝龙的财富要差到哪里去。
崇祯不仅默默的感慨,作为皇帝每年数千万财富经手。但是转眼有需要养活整个朝廷。在明初,国库、内库是年年盈余的。
但是,到了崇祯一代!
不,应该是崇祯的爷爷辈开始,明朝皇帝私人的内库,就是不断的亏损,时常要拿出钱财补贴国库了。
眼下整个大明王朝犹如快要破产的公司,年年要内库拿钱给国库。内库祖上积攒的银子花光,就开始拍卖典当皇家其他的财产。
不过,这也是应该了!
毕竟明朝皇帝享受了两百多年的福分,到了崇祯这一代,祖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获得的红利吃完了。皇帝到了应该尽自己责任的时候了,尽不到责任,就是亡国之君。
既然是皇帝让岳丈去做生意,两人自是谈起生意经。
“做生意要先易后难,天下最易上手的,往往是吃的方面,很多人天生就是好厨师,这门生意门槛最低。因此,各大城市中,酒楼的数量永远比别的产业要多。南京就至少有500家的酒楼。每坐酒楼投资1万两,雇佣50人计,光南京的酒楼,就已经提供了数万计就业。因此,酒楼要做,必须要有独特优势,才可以盈利。朕的皇宫御膳房,可以给你提供几十名御厨,你可以利用御厨这个口碑,去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