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相恕罪,此事非学生之力所能为之。不过,学生曾于荆楚道上,听过几句俚语,或能解得眼前困局一二。”
“哦?且说来听听!”
“都说人生总要先苦后甜。无奈人老如何再少年?一半是添,一半是减,最难是划一个圆。”
丁谓反复咀嚼这几句,忽然眼前一亮:“照啊,无奈人老如何再少年?太后她老人家还有几年。且把眼前这主奉承好了才是真理。反正又不是求正宫,只要能应付过去,把刘老太太那边也抹平些,也不至于有何大错不是?”
想到此节,心里豁然开朗,笑道:“玉田听的好歌。既如此,老夫便勉力一试吧,成与不成,只看造化了。”
梁丰赶忙躬身行礼道:“谢过丁相!”
丁谓笑着扶起梁丰道:“呵呵,不错,老夫只要玉田领我这个情便是。”
梁丰听了心道:“不愧是老狐狸打算盘啊,这么一划拉,官家的人情是跑不了的,自己也被算计在里面,倒还显得风度翩翩,真是不服不行!”
略略又说了两句话,梁丰达到目的便欲转身告辞,丁谓却道:“玉田且慢,有一件事,还要请你参详参详。”
梁丰也暗骂一声“便宜无好货”,只好又回身坐下听丁谓回敬一题。
“再过三月,便是先帝谥号、官家、太后尊号册封大典,老夫听说太后欲将此三礼同奉于天安殿成礼,不知玉田可听说否?”
梁丰听了心里一震,果然来了,历史的大轨迹依旧没有偏离。
北宋皇城虽小,却五脏俱全,殿宇众多。册封之礼,放在哪里都可以举办,天安殿还是崇政殿,或许都无所谓。比如:太祖建隆二年正月朔,始受朝贺于崇元殿,服衮冕,设宫县、仗卫如仪。仗退,群臣诣皇太后宫门奉贺。帝常服御广德殿??受朝贺于崇元殿,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乾德三年冬至,受朝贺于文明殿,四年于朝元殿,贺毕,常服御大明殿??真宗咸平三年五月朔,雨,命放仗,百官常服,起居于长春殿,退诣正衙,立班宣制??
由此可见,虽说天安殿也有专司受贺、上表、册封之职,却也不是一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