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了一本小册,小册上是数十种语言的基础问候语以及一些高频的词汇。
张骞得了那张地图之后,立刻就如饥似渴的开始研究,本来骑着马的他,硬是挤进了刘岳的马车中,竟是不肯放弃一点研究的机会。
穿越前,刘岳也是一个“旅行家”,所以对于很多地方的语言都是略懂,于是乎,还同时充当起了张骞的老师。
外交家是一个国家强大影响力延伸的先锋,所以像张骞这样的人,必须要给予他很多的支持,虽然现在,刘岳的主要目标是放在养精蓄锐上,但是无论张骞准备往哪个方向走,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都是匈奴。
陆地上北方的商路几乎被匈奴阻隔,他们的触手已经伸到了阴山中段,所以汉匈的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
战争和外交相互支撑,才能将国家利益巨大化,这一点刘岳深有体会,所以他现在就是要储备各方面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这个世界稳健向前的同时,保有大汉的优势。
浩浩荡荡的回到了咸阳城,咸阳城守余牧就亲自带着封地里的大小官员前来迎接,不得不说,这个余牧也是一位能人,几个月的时间,就这个地方迁入的居民安置得妥妥当当,就连韩安国这个总揽封地政事的一把手也在私下里说比在梁国待着的时候轻松多了。
似乎是挑好了时间,在刘岳离开的这些天里,响应招生号召的学子纷纷前来,甚至还有一些已经二三十的壮汉,目前已经大概有两百多人聚集在咸阳城的驿馆中,人数继续增加的话恐怕驿馆就撑不下了。
一开始,刘岳觉得兴学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但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大汉境内郡县众多,这还是目前的,仅凭一个黄家军事学院显然是不能够胜任这样的育才大业的,他需要更多的能人来帮他,让先进的文化以最快的速度在炎汉大地上流传。
这样的功业就只有找帮手,找那些能够迅速接受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