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刘岳不想教给他这一点,而是因为这个刘寄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个意见代表了一种生产手段的雏形,而这种生产手段就算是在未来也很先进的生产手段,那就是生产分割、优势分工。
在刘岳穿越前的那段时间,生产分割这种手段被运用的最极致的现象就是某飞机和某水果手机的制造商的世界工厂了,大家各自加工相关的零部件,最后在拉到一处组装起来。
所以船用气囊的建造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刘岳的将作监头上了,毕竟这种东西的技术含量要高出这个时代太多,技术控制要严格一点,而刘寄的胶东国,由于他的那个地方造船工匠、能人异士非常的多,而且也有非常适合的大船坞,所以就承担了船体建造工作。
在听了刘寄的想法之后,刘岳甚至有了一种将他留下来当老师的冲动,他的这种思想,对于社会的发展,那绝对是有非常重要指导意义的。
不过,刘岳心知肚明,要留下刘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就换了另一种做法,直接提出了让刘寄写上一篇胶东王自传,其中主要涵盖一些他的思想,以及造船经验。
图书馆还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刘岳自然是要不择手段的扩充里面的藏书,像这种名人传记,那可是能为后世提供印证历史的重要资料,虽然在对于社会进程的指导意义上有些鸡肋,但是却也是一个不能缺少的环节。
在咸阳城中逗留了十数日,刘寄恋恋不舍的带走了刘岳给他准备的几盒糕点,当然还有几个类别的大船图纸,去往长安,向皇帝辞行之后,就顺河而下,去准备填补刘岳宏图上的重要空白了。
刘寄走后的第二天,咸阳城中的大汉号,就缓缓的飞到了咸阳的上空,事前并没有任何的示警和通报,咸阳城上的瞭望兵紧急吹响了空袭警报,所有人都引弓以待,并且留守的雁翎军也紧急起飞。
直到雁翎掠过大汉号飞艇旁边,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