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了,马力的消耗,他们自身臂力的消耗都会在后面给他们造成一些失利,最终在第六箭的时候,差距就开始出现了,一些士兵甚至六箭之后再无上靶的,不过伊稚斜的士兵表现的却是不错,很可惜的是他还有六名士兵选择了和汉军斗枪。
要不然在这一轮他是很有可能最后力压苏合的,可是他遇上了刘岳,然后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
很快第一轮的成绩出来了,占了人数上的优势,苏合一方的上靶总数稳稳的压了伊稚斜这边一头,然后就是接下来的火器比赛了。
因为目前汉匈士兵使用的火器都是七发弹仓容量,所以刘岳将一发子弹的命中换算成了两支箭,每个士兵有五次机会。
这样一来吗,上靶的那是真占便宜,但是脱靶的那也是真吃亏,因为最后还是要换算成箭支数量来记成绩的。
随着号令台上的士兵一声令下,第二梯队也开始出发了,刘岳的士兵并没有过快的起步,而是先在买背上检查枪支子弹,然后冷冷的看着那些已经跑出去的匈奴士兵,一个个眼睛里满是戏谑。
挑选他们出来的刘岳知道,这是自己蓝军团中枪法最神的几个,百米之内指哪打哪,刘岳都有心将他们培养成狙击手了,所以他们一会儿肯定是要使一些小手段的。
终于枪声响起,刘岳立刻举起望远镜开始观测,发现这伊稚斜的士兵也很是了得,至少他们的骑射水平很高,虽然弹着点分部很散乱,但是最终好像是大部分上靶了,而伊稚斜的眼睛也露出了得意的神色,这些人也是他的精锐力量。
“嗯,不错,想不到匈奴之中也有如此的精确射手,看来我们汉朝儿郎的压力大了!”刘岳点了点头,不过事情还没到最后,所以众人都是满怀期待的看着那剩下的汉军士兵。
很快,他们的战马也开始加速,而在没有靠近射击区的时候,他们就举起了枪,一番瞄准之后果断的扣下了扳机。
很快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只见一些子弹精确的击中了匈奴士兵的弹着点,生生的替代了对方的标记。
要知道为了区分,刘岳给匈奴士兵用的是铅头弹,而给自己的士兵用的是铅尾弹,钢质的弹头侵彻力更好,直接就把对方的那些弹头给怼掉了。
这一幕自然是落在了正拿着望远镜观看的伊稚斜眼中,他震惊之余立刻就觉得自己这一次恐怕又要栽了,很明显嘛,这家伙就是针对自己的,但是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要抗议一下,说不定最后还有一些希望。
很可惜,他这个天真的梦想马上就碎灭了,因为苏合的统计士兵只看靶子,然后只分析了弹头种类,甚至连拔下弹头看看的兴趣都欠奉。
最终的比试结果很符合规律,伊稚斜毫无疑问又垫了底儿,他虽然不甘心,但是也毫无办法,而且仍旧沉浸在那种精妙的枪法之中不能自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