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从马背上的自由之子被禁锢到了土地上,匈奴人复之前的那种迅猛如雷了,他们现在已经像是大汉一些边缘地区的村镇了。
这样的情况下大汉的先天优势就显现了出来,要知道,大汉的军力对于攻城略地这样的作战形势是很有心得的,没有了骑兵的优势,匈奴对大汉绝对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但是,刘岳是想着将这个邻居毫无损伤的并入大汉,所以它所需要的是潜移默化,而不是一次迅猛如雷的征服,因为这样的征服可能到了最后适得其反,让匈奴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用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再次回归到自己的路子上去。
刘岳很想说自己有一个猪队友,认为天底下的事情都是刀剑可以解决的,但是刘岳明白,流血的胜利虽然更加直接,但是绝对不可能永久,他要的是一场从外到内的征服而绝对不是一场底下压着暗流的屈服,大高丽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当然现在说一切都还为时过早,刘岳尚未成行,所以就准备等到了那边再做打算,然后收了信件之后就带着幽蓝营还有幽灵卫出发了,剩余的队伍留在这里继续监察整个港口动态,并且可以帮助刘寄试航那些新造出来的船只。
三艘战船行驶的很快,数日功夫就到了分别的渡口,再往上近百里,刘璇就到家了,但是刘岳却必须在此登岸,然后去草原上问问情况,一家人热热乎乎的吃了一顿饭之后就分开了。
战马下了船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所以刘岳毫不吝惜的休息了一天时间,这些年,他手下的士兵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奔向打仗的路上,这一次幽蓝营的士兵还有损伤,,整整修整了七个月才算是恢复好,现在难得有这样的时间,刘岳自然是不会急躁的。
所以这一路他走的很悠闲,在自己亲自推进的快节奏生活之后难得的过了一次信马由缰的生活,这种惬意持续没多久就宣告一个段落了。
他们来到了大汉和匈奴接壤处的一个贸易区,刘岳很清楚的记得这个贸易区原来是属于三权分制的,也就是大汉,于单部,还有伊稚斜部共同控制的,但是现在这个地方的控制者变成了大汉和伊稚斜部落。
对此,刘岳很诧异,这贸易区说白了就是大汉和匈奴之间的重要贸易中转站,是大汉对匈奴的供血装置,控制这里就能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原来贸易区只是生产一些生活生产用品,但是现在就连兵器还有奴隶都有,虽然有些东西是禁止的,但是商人逐利,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当然刘岳也并不会去改变它,毕竟自己的各种优良装备都要借着这里进行推广,到时候这里也可以像雍州城那样成为一个窗口。
在这里转悠了很久之后,刘岳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变成了两方势力首先是因为于单希望开辟新的贸易场所,没有获得刘彻的允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