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主,称孙不称臣。契丹主欲并中原自为中朝之帝,遂以此为借口,问罪兴师。晋廷下令所在抵抗。
杨信、折从远乘势北攻契丹,取丰州。晋廷委杨信为麟州刺史,折从远检校太保,领府州团练使及契丹西南面马步军都虞侯。是年,杨业十三岁,崇训九岁,折太君十一岁,折御勋八岁。
945年(后晋开运二年)
契丹南侵至邺,晋大发兵反击,败之于望都。
杨信与折从远、折德扆父子北破胜州,东破朔州。晋廷加折从远振武军(胜州)节度使、安北都护,任折德扆为府州兵马都校。是年,杨业十四岁,随父作战于朔方,崇训十岁,折太君十二岁,折御勋十岁。
947年(后晋开运四年,后汉天福十二年)
契丹陷洛阳,俘石重贵,废之,其帝耶律德光自为中朝皇帝,因惧为中原军民所灭,寻复北归,道死于栾城杀狐林。
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号召所在诛杀契丹人,六月入洛阳,自为皇帝,改国号曰汉,是为后汉,仍用后晋天福年号。后晋王朝历二帝十一年亡。
杨信四十余岁,继为后汉麟州刺史,兼领丰州。杨业十六岁,崇训十二岁。
折从远避刘知远讳,改名从阮,汉置永安军于府州,即委之为节度使兼领振武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光禄大夫。折德扆加汾州团练使。
949年(后汉乾佑二年)
南唐灭闽王国,置清源军于泉州,留从效为节度使。此后未久留氏部将遂据地自立。
契丹侵河北。
杨信守麟州。杨业十八岁,与府州折太君结为夫妻。
折从阮入朝,转威胜军(邓州)节度使,子折德扆以团练使主府州,年卅三。
950年(后汉乾佑三年)
刘知远死,刘承佑继位,为大将郭威所杀,而立刘知远弟刘崇之子赟,寻又杀子。后汉历三主四年而亡。
是年,契丹劫内丘、饶阳。
杨信在麟州。杨业十九岁,折太君十七。
折从阮镇邓州,折德扆守府州
951年(后周广顺元年,北汉乾佑四年)
正月,郭威自称皇帝,改国号曰周,是为后周。
刘崇时为太原留守兼河东节度使,忿郭威亡汉,遂据太原称帝,国号仍称汉,是为北汉,仍用后汉乾佑年号。
是岁,辽皇族内乱,相杀,耶律德光子耶律璟立与北汉联兵攻周。
十一月,南唐灭楚。楚自马殷建国,共历六主廿八年。
杨信之麟州属汉河东,故继续附于北汉。杨业廿岁(入廿而不足廿周岁没,故曰“弱冠”)被召入太原为保卫指挥使,折太君相与偕行。杨崇训避汉主刘崇讳,改名重训。
折从阮事周,自邓州改镇滑州,又改陕州。折德扆以父故,背刘崇归周。
952年(后周广顺二年,北汉乾佑五年)
正月,北汉攻府州,契丹劫冀州。
南唐将军周保权守楚地,据地自立,建国曰武平。
杨信卒,年约六十至七十间。先是,上年之下半年麟州为群羌所围,为求援于夏、府等州,杨信举州臣周,与杨业分属两国,故其州事不得由长子杨业袭领而由次子重训承嗣。重训是年十七岁。围解,因兄杨业在汉,又附汉而背周。
折从阮移镇邠宁为靖难军节度使。折德扆败北汉军于城下,乘势渡河下岚州,以功升永安军节度使。子折御勋十六岁。
953年(后周广顺三年,北汉乾佑六年)
契丹略河北,焚乐寿。
北汉军攻府州,折德扆击败之。
杨业事北,刘崇赐以宗姓,是为刘继业,年廿二。
954年(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佑七年)
后周郭威死,正月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世宗雄才大略,二月自统大军败辽汉联军于高平,歼其数万众,乘胜入北汉,下忻代,围太原,几覆汉王国。五月,以久雨,班师。
刘崇上年十一月死,子承钧继位,仍用乾佑年号。
辽人乘刘崇之丧,图掠汉边。杨业受命北屯代州以备。
折德扆与柴荣会师太原城下,柴荣嘉其忠勤,再建永安军于府州,任之为节度使。时,从阮镇邠宁,父子同是节度,“时人荣之”。
955年(后周显德二年,北汉乾佑八年)
周军攻蜀,取秦、凤、成、阶四州。
杨业在北汉骁勇善战,所向克捷,国人号曰杨无敌。杨重训在麟州,生子光扆。
折从阮卒,年六十四,赠中书令。折德扆卅九岁,镇永安军,子御勋十八岁,为府州军官。
957年(后周显德四年,北汉天会元年)
杨重训年廿一,背汉附周,避周太子宗训讳,改名重勋。柴荣嘉其来归,升之为麟州防御使,命其世袭府州军政。子光扆三岁。
958年(后周显德五年,北汉天会二年)
后周败南唐,取江淮间十四州,唐主求和,去帝号,称臣。
契丹扰河北,取束城,为周军所逐。
周军攻北汉,取建德军(晋州)。
杨业廿七,在代州防辽。北汉移建雄军于代州,即任业为节度使。是年,子延昭生。
杨重勋守麟州,并有丰州,年卅三,子光扆四岁。
折德扆入朝,以弟德愿主州事,败北汉军于沙谷砦。德愿,折太军叔父,是年生子御卿。御勋廿一岁。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北汉天会三年)
柴荣北伐契丹,旬月间收复关南瀛、莫两州及乾宁军、淤口关、益津关、瓦桥关,渡易水再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