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所出之物不过数贯钱。吾打算拿出一笔钱来,从党项和契丹赎回被&#shuhaige3;掠的汉民,由这些汉民在我军的监视下负责岚州左近土地的耕种。”
陈德说完后看着堂下诸将,李斯沉默不语,锦帆营校尉郭年当即道:“昔年魏武帝赎回文姬只惠及一人,大人此策,惠及千家万户汉民,当是流芳百代之举。”
此言一出,众校尉纷纷附和,那被契丹、党项掠取的汉人,在塞北的待遇,恐怕连原来的奴隶都不如,性命的价钱还不如一头大牲畜,尤其是吐浑军众校尉熟知北地状况,见自家指挥使居然愿意出钱将这些民户赎回,都替那些人感到庆幸。
见无人反对,陈德此策就定了下来,由吐浑军校尉于伏仁轨和史恭达分别取前往朔州和夏州联络契丹、党项贵族,洽谈岚州赎回汉民的具体事宜。
众将散去,唯有李斯坐在堂下,脸有忧色,一言不发。
陈德上前问道:“李校尉,对这赎回汉民之事,可有顾虑?”
李斯抬头看着陈德,忧声道:“以前党项、契丹人掠夺汉民,不过让他们种地、放羊。塞外苦寒不宜农耕,汉人体弱又不善放牧,因此实际上不管是让汉民种地还是放牧,胡酋所得甚少。大人行此赎民之策,则大酋每掠一汉民,就可对我岚州待价而沽,获利远过从前。吾恐此策一出,契丹、党项大酋将变本加厉的掠去边郡人口,吾边郡汉民无宁日矣!”
陈德脸色一凛,此节他其实早已想过,只是当此乱世,夯实岚州根基甚为重要,也就无暇顾及太远的后果,他叹了口气,按着李斯的肩膀道:“你的话有道理,但生逢乱世,不得处处兼顾,将来若我等势力大张,便可直入大漠,将这些被掠取的汉民尽数夺回。”
李斯点点头,他也不是要陈德放弃此策,此时各地文武官员不拼命搜刮地方也算是好官,像陈德这样肯自己拿出钱来赎回被异族掠走的汉民的,恐怕又有不少人为他立长生牌位。
陈德看着李斯退下的背影,暗道,这李斯心思机巧,还有悲天悯人之情,若好生栽培,倒是一个上好的宰相之才。他也叹了一口气,这赎民屯田之策看似善行,其后果如何还真很难说,是非功过,只有后人去评说。
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