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因为司马翎儿的关系,马文才和司马道子结识,后来却也因为司马翎儿的关系,二人又反目成仇,迫于无奈之下,马文才只能是投靠了当时就已经权倾朝野的桓温!”
“很快马文才就得到了桓温的赏识,在桓温的示意下,马文才组建了七千白袍军,就是这七千白袍军,在桓温的前两次北伐中屡战屡胜,曾经大破秦军十七万,创下赫赫威名!”
“两次北伐之后,桓温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如日中天,大有盖过谢王两家之势,自此之后,谢王两家也开始联手起来,在朝堂之上制衡桓温,也就是此时,马文才向桓温提出了废皇自立的建议!”
刘穆之不愧博学之名,他说的这些,不仅卫阶这个后来者毫不知情,王镇恶这个长居北方的人自不必说,就连章熊这个墨家钜子也听得目瞪口呆!
“想必这就是马文才最大的失策了!”王镇恶感叹着说到。
“道和兄,那后来呢?”
只有卫阶知道,这并非马文才失策,而是以为马文才清楚历史走向,他这么做,要么就是当时他已经深受桓温忌讳,想把桓温推上一条死路,以图自保,要么就是如他之前所言,想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改变历史!
“后来,后来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桓温接受了马文才的提议,只是这个有功于桓温的人,却在一起山洪意外中意外身亡!”刘穆之叹气说到,似乎对马文才还颇为推崇!
“没有了马文才的桓温,也就成了一只无牙的老虎,没有了马文才的白袍军,也变得不堪一击,桓温的第三次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班师回朝之后在朝堂上与谢王两家的争斗之中也渐渐落入下风,最终被谢安和王坦之二人联手给气死了!”
“都说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是因为碰到了战无不胜的慕容垂,穆之却并不这么认为,当年慕容垂尚不过而立之年,如果对上有马文才指挥领导的白袍军,胜负还未可知,说是慕容垂击败了桓温,还不如说是桓温成全了慕容垂的不败威名!”
“桓温死则死矣,只是可惜了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