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前线战败除了上述您刚刚所说的两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军的轻敌冒进。”
“在空军没有及时跟进情况下,二十万大军直接深入外蒙古境内。这样的话,就导致深入外蒙古境内红军将士失去唯一拥有的空中优势。没有空中优势,也就没有制空权。没有战场制空权,国防军坦克部队就可以在战场任意厮杀我军部队…..”
“至于发生在昨天晚上的国防军反攻,如果我军没有轻敌冒进,拥有绝对炮火优势和空军优势,即使国防军发起全面反攻,我军也不会那么容易发生溃败。”
“我军空军虽然还不具备夜航和夜战能力,但是,在危机关头还是可以在夜间升空作战。只要我军空军拥有足够轰炸机,即使对地面进行盲目轰炸,也可以通过空中轰炸挡住国防军坦克攻势,挽救战局….”
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的回答虽然有一定的一厢情愿。但是,在眉头紧锁的斯大林看来,这个回答正好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同时,也让自己再次恢复对国防军信心。
长达五分钟沉思后,脸上已经再次露出希望的斯大林对着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问道:“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如果让你到远东暂时统帅远东军区剩下的六十五万红军精锐,有没有把握从国防军手里夺回远东和外蒙古,一雪前耻…..”
图哈切夫斯基似乎早有所准备,直言了当的回答:“报告斯大林同志,我有把握….只是,我需要时间,而且是很长的时间。因为,我打算在中苏边境同中国国防军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战。通过这些持久战,一点一点削弱国防军实力,在战场上将已经病入膏肓的国防军全歼,收回失地,一雪前耻…..”
“同国防军打持久战,说说你的理由…..”斯大林一脸不解的反问道。
在斯大林眼里,既然参谋长说远东军区仍然拥有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那自信的参谋长就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战胜国防军,收复失地,一雪前耻。
可是现在,刚刚还是一脸自信的参谋长竟然告诉自己:他要进行的战斗不是速战速决,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战。这不得不让斯大林感到疑惑。
面对斯大林看向自己的疑惑目光,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非常坦然的回答:“是的,斯大林同志。我就是要同国防军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战…..”
“同一日中天的国防军相比,我苏联远东军不仅拥有空军优势。炮火优势,兵力优势,还有一个国防军永远无法超越的巨大优势,那就是两支部队所拥有的综合实力…..”
“综合实力…..”斯大林一脸若有所思的反问道。
迎着斯大林看向自己目光,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分析道:“斯大林同志,以目前苏联政府的军工生产能力,即使我们在前线损失数百架战机和一千多辆重型坦克。最迟两个月时间,这些损失就可以得到补充。”
“反观国防军呢?虽然我们不清楚国防军的真实军工实力,但是,国防军所占据的土地毕竟只有那么大。更加重要的是。国防军可以使用的资源只有那么多。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可以显示国防军有向外界大量进口矿产资源的证据……”
就在这时,斯大林似乎想到了什么,紧随其后补充道:“国防军军工实力还有一个不可抗拒的限制因素。中国普通民众的识字率可以说是远远低于苏联,而可以进入军工厂的理科类人才就更少。所以。就人才储备来说,国防军也没有机会源源不断扩充自己军工实力….”
“主席英明….”对斯大林敏锐的政治头脑发出一声感慨后,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继续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