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回到明朝做塞王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炮战

第一百八十二章 炮战



    后世的史学家谈及第一个草根皇帝刘邦时,总是将他能成功的原因归功于善于用人,尤其是他那句:“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填国家,给百姓,不绝粮饷,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中,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更是被千百年来的史学家,阴谋家奉为经典,认为是成功之人的必读经典。

    但在朱看来,这个只是刘邦成功的次要原因,他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运气不错,率先进入关中,占据了秦国这个财富宝地。

    要知道,那个时候,中国最强大富饶的地方是哪?就是秦国!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开始由弱变强,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奖励耕战,对于种田是积极鼓励的,种的粮食多的人还会有奖励,因此在这个国策贯彻了一百多年后,秦国物产丰饶,粮食多多,粮食多了养活的人口就多,人口多了打仗征集的士兵就多,就可以群殴对方,这是秦国能够以一敌六的根本原因。

    再加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干弱枝,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将六国的富户全都迁到关中,使得关中实力更加强于别的地方。

    秦末天下大乱,主要的战役也是在函谷关以东打的,关中之地在刘邦一来就投降了,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因此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都远胜于其他地区。

    刘邦入关之后,采取约法三章的措施,很快俘获了关中的民心,再加上章邯等人实力弱小,又得不到关中人的支持,所以很快被刘邦干掉,刘邦正是因为得了关中这个富饶之地,才具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再者,他的丞相萧何,之前做过秦国的官吏,熟悉秦国的那一套国家机器的运转方式,可以帮刘邦调集所有的资源对抗项羽,有了这个基础,刘邦才能在一次次地失败中站起来,最后耗死项羽。

    相反,朱倒是觉得项羽是个顶级人才,一次次地以少胜多,击败秦军和刘邦,但没有办法,个人的力量无法阻止强大的国家机器,最后还是兵败自刎。

    因此,朱认为,对于一个王者而言,所谓的顶级人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实力和纪律。所谓“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刘备都得了,不也一样没赢吗?

    朱训练军队,最重要的是强调纪律,闻鼓而进,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必须一往无前,闻金而退,就算前面有金山银山,也不能取分毫,否则军法无情!

    因此,命令一旦下达,肃国的士兵虽然很疲惫,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修正炮位的修正炮位,给攻戎炮挖坑的挖坑。前锋营的将士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准备进攻。战马在嘶鸣,勇士在咆哮,肃国的十万大军又开始了一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在一旁看着的哈密王纳忽里和他手下的两万多哈密军对全都被这种景象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肃国的军队可以令行禁止到这个地步,求战的热情会如此高涨,怕是当年的成吉思汗的部队也不过如此吧。

    他们每一个人都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已经投降,若是跟这样的军队为敌,那自己肯定会被对方吃光抹净,被杀得片甲不留。

    在后方督战的博尔忽见到肃队如此士气饱满的景象,心头也不由得一惊,他之前对肃王朱做过一定程度的调查,认为以他的实力,最多只有十万士兵,留下必须防守瓦剌的那一部分以外,最多只能出动五六万人跟自己叫板,就算加上哈密的联军,他也有信心餐食对手,但看眼下朱这架势,至少带来了不下十万的军队,都快跟自己的人马持平了,心头不由得已经。

    他还是低估了肃王对自己国家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低估了他的潜力。

    眼见这十几万大军摆开了攻击的架势,回鹘大将博尔忽不敢怠慢,当下舍了吐鲁番城,只是派了几千部队监视,防止他们在后方捣乱,将主力部队全部调头,来迎接朱带来的肃国和哈密的联军。

    迪丽娜扎和城头上的哈密士兵见到这一幕全都松了一口气,看着架势,回鹘军在打败肃国之前肯定不会在进攻自己了,两个拳头打人一向是兵家大忌,尤其是在对方的实力和你相>>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综武反派:开局征服宁中则乾坤龙腾仙侠世界的德鲁伊国民法医风起宁古塔我把全修真界懒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