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洪武三十一年夏天去世的,还有整整四年的时间,这四年内应该不会再有大的战事了,可谓是肃国发展的黄金期,一定要抓住这个短暂的缝隙,大规模的发展自己的实力,等到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自己可以有角逐的资本。
不过问题是自从自己穿越之后,许多历史细节发生了改变,该发生的事件纷纷提前发生,万一老朱也提前挂了,那该怎么办?
朱使劲儿摇了摇脑袋,让自己清醒了下来,想这些没用的干什么?只能祈祷老朱的命够硬,千万别被自己给蝴蝶了啊。
这些放肆的想法在朱的脑子里来回激荡,搞得他昨晚一直无法入睡,不停地翻来覆去,而被朱折腾地筋疲力尽的迪丽娜扎则早早地进入了梦乡,还不时地发出一阵阵轻鼾声。撩完就跑,实在是太过分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的时候,朱才起来,在迪丽娜扎和绿萝的服侍下吃过早饭后,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现在身处哈密,还没有回到临时都城敦煌,因此也没办法封赏有功之臣。
现在能做的就是一件事当红娘,经过这次战斗,五万哈密军队只剩下不到一万人,因此原来的哈密国中,妇女的数量又富余出来,朱没有将这些人赐给有功的将领,因为他们不缺女人,而是将这些人都赐给了基层随大军征战回鹘的普通士兵,解决了一大批光棍问题,军心由此大定,人人都称颂大王的恩德,发誓永远效忠大王。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朱将原来守卫哈密的一万人留在原地,又任命降服哈密有功的周升为哈密郡布政使,此后就带着侍卫和迪丽娜扎回到了临时都城敦煌。
布政使和礼部侍郎虽然都是从二品,但礼部侍郎是个什么样的官不用笔者多说,一抓一大把不说,上头还有个尚书压着,因此什么事都做不了主,基本上算是个闲差。而一个郡的布政使就不一样了,属于主持地方民政的一把手,跟现在的市委书记差不多,除了当地的军事和刑狱以外什么都管,还能考核本地区的干部,绝对是牛逼闪闪的存在。多少侍郎托关系,走门路想下去而不可得,朱将这个职位给了周升,周升估计半夜都能笑醒。
城外三十里,肃国的一干文武大臣都到外面来迎接肃王的车架,虽然大热天的站在野外很辛苦,但这里的每个人都喜形于色,甚至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因为他们迎接的是肃国的国王,这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来的,必须要够一定的级别,确切地说是三品以上,因此凡是能来这里受太阳爆的,都可以说是肃国有头有脸的人,很值得为此而自豪,比后世的日光浴让人自豪多了。
见朱的车驾缓缓而来,肃国的一干文臣武将一齐跪在地上纳头叩拜道:“臣等拜见王上,王上千岁,千千岁。”前不久,诸位大臣商量了对朱的称呼问题,朱现在是国王了,不是之前的藩王,用之前的称呼不足以显示出尊贵的身份,因此就效仿春秋战国时的称呼,称其为王上。
“众爱卿平身吧。烈日炎炎,众爱卿不辞辛苦来迎接寡人,寡人心中颇为感动,咱们回城再说吧。”朱也很上道,顺口改了自称。寡人这个词,听着是比本王有逼格多了,我喜欢。
“请王上入城。”众位文武大臣自觉从两边闪出一条路,让朱通过。朱自然不会谦让,骑在高头大马上,神气十足的入驻了敦煌城,这里是本王,哦不,是寡人的地盘。
朱有长期驻扎在敦煌的打算,因为肃国的主要粮食产区虽然在河西走廊,但是他的国土已经向西延伸了两千多里,如果还驻扎在张掖的话,西部有事很难反应过来,反正敦煌距离张掖也不是太远,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运粮也算是便利,更何况,敦煌也有三十多万亩的耕地面积和五十多万亩的草原面积,都利用起来也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粮食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原沙洲王阿鲁哥失里的大王宫建的真是漂亮、讲究,比自己之前住的那个府衙强多了,景也好,妞得,为什么不留在这里呢?
朱在进入王宫后,先让人给迪丽娜扎收拾好了一处好宫殿,赐名为景福宫,然后就紧忙召开御前会议,商量国事,没办法,刚刚经历大战,肃国的一切都需要回复,还有自己拟定的四年建设蓝图,都要付诸实施,当国王也是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