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回到明朝做塞王 > 第二百三十章 军校校训:亲爱精诚

第二百三十章 军校校训:亲爱精诚

p;  这样以来,那些指挥使家的子弟难免会骄横一些,对于学校的各种禁令不放在眼里,甚至连教官和校长都不放在眼里,认为自己就是来这里镀镀金,三年之后,就会荣升为掌管一个卫所的指挥使。

    而且这种情况容易造成拉帮结派的现象,一个卫的军官子弟都围在自己将来的指挥使旁边,与其他人明争暗斗,对军队的整体团结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有鉴于此,朱规定,军官子弟上军校时,采取科举考试的糊名制,每个人不许透露自己的名字和单位,只有一个代号。有关学生的一切信息都要由校方封存起来,未经允许,不得公开,否则严厉处置。

    学生上军校的三年时光为全封闭式训练,只在端午、中秋、过年之时允许家人前来探望,而且跟监狱探监一样,一个一个地进行探望,防止泄露他们的个人信息。此外,学生在校内要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如果私自像他人泄露,立即开除,不得承袭父亲的职位。

    虽然这么做没有办法完全杜绝学员们以身份拉帮结派的现象,因为一个卫所的军官子弟很多人都是从小玩到大,到了军校里面让他们装作不认识也不是很现实的事,不过朱的目的是要借此告诉所有的军官子弟,进了军校一律平等,没有什么指挥使家的公子,千户家的少爷,全部都是只有代号的学生,军校里面一切都是扯淡,只有自身的成绩才是硬通货!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他还规定每年毕业之时,军校里会有百分之五的学院被评为优秀学员。凡是优秀学员,将来在竞争职位的时候,在与他人功劳相当的情况下,会被优先考虑,任何人不得打破这个规矩,否则严惩不贷!

    相信在严厉的法令和巨额的诱惑面前,所有的军校学员都会拼命学习,上求一个好的前程,下则希望保住自己的铁饭碗。

    封建社会有千般不好,万般不好,但有一点是好的,那就是国家的办事效率,毕竟这个国家就掌握在君王一个人的手里,他想干什么都是一句话,谁不积极执行轻则丢饭碗,重则吃牢饭。

    设立军官学校的战略构想已经提出,就得以迅速执行,校址很快就被选好,各级军官也都纷纷表示拥护王上的法令,积极送自己的儿子去上军校。

    一所军官学校,光有完善的设备和严格的训练还不够,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要有自己的信仰,否则除非你的装备可以碾压对方,要不然就会将来的对抗中被对方打败。

    朱虽然来自后世,也想搞出蒸汽机、机关枪这类逆天的武器来无脑碾压对手,但奈何他是个文科生,对理科不甚精通,这个构想只能就此作罢。既然无法在军事装备上碾压对手,那就必须重视精神的力量,经过了两次大战的他深深地体会到,有时候战争的胜负往往就差一口气,双方拼到最后都已经弹尽粮绝,就看谁的意志力更加坚定了。因此精神的力量就十分重要。

    这就有必要为自己的军官学校设立校训和校规,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是将来的肃官们终身信奉的信条,校规则是帮助学生记住校训的具体规定,这两者都很重要,必须要慎之又慎,因为一旦制定,短时间内是无法更改的,朝令夕改,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朱还是决定照搬照抄别人的信条,他虽然是文科生,但是主要是地理学的好,若论咬文嚼字,还是比不过博大精深的古中国文化的。

    明朝之前,汉族最大的民族危机就是北宋的靖康之变以及蒙古灭宋了,相比较与蒙古灭宋,靖康之变更加让人惋惜痛恨,因为一个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几百年的人物岳飞。

    而岳飞背上刺的那四个字尽忠报国也成了几百年来,中国的有志之士以身许国的信条,成了中国武将的最高道德标准。

    前人珠玉在前,朱这种无利不起早的性格不可能不用,于是尽忠报国就成了他的军官学校的第一句校训。第二句校训,朱也直接抄袭了后人苦苦思索了好久的智慧结晶,那就是黄埔军校的校训亲爱精诚。

    黄埔军校可以说是中国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春光难惹穿越古代:从直播带货开始天才医道重回七零:一把猎枪养四娃大造化剑主重生之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