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这些教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去夸奖学生,要让他们时刻知道自己还有不足,要勇夺第一名,因为在战场上,第二名没有意义。
“大人,来,来,来。坐这,吃炖羊肉!”军校伙房里的师傅见到朱等一行人,连忙上去热情的招呼道。他虽然不知道朱是谁,但已经听军校的领导说了,这是什么朝廷派下来的观察员,不用说肯定是个大官,于是十分殷勤的招呼着。
朱微微地点了点头,围着餐厅慢慢地转了一圈,看了看军校的伙食情况,还是十分满意的,可以说是达到了他的要求。
按照朱的规定,军校的伙食为八人一桌,北方主要是以面食为主,因此他们的主食基本上就是面条,或者是稀饭加馒头。饭虽然简单,但是菜品很丰富,一个桌子上六个菜,一个炖汤,保证学员们能吃饱,吃好,进而保证他们能有充足的体能进行训练。
菜是三荤三素,那个炖汤一般则是炖羊肉或者是肘子,有时候也会用鸡鸭鱼等代替,但是没有牛肉或者驴肉,因为现在肃国还有大量的耕地需要被开垦,牛和驴等牲口是劳动的主力,是被朱严禁宰杀的。就算这些牲口生病了,也要先向官府报备才能宰杀。
虽然他也很喜欢吃牛排,但不允许别人吃,没办法,谁让他是王呢?是王就该有一点点特权,更何况肃国现在也算是家大业大,凭他和他的女人们吃几块牛排吃不垮。单单是他用回鹘赔偿的战争赔款就一次购买了十万头耕牛,光是他自己吃的话,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完的。
明朝初年的一头耕牛大概能值三两银子,他拨给了农业项目一百万两银子,除了三十万用来购买耕牛外,剩下地钱全部都用来购买或者打造农具,兴修水利上面,肃国农业又迎来了第二次的大发展时期。
更何况,他的封地是明朝的最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有千般不好,万般不好,冬天气候寒冷,能把人冻死,降水量少,比不上江南地区的气候温润,但是西北地区在古代也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畜牧业十分发达。
古代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为国家百姓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就两个行业农业和畜牧业,另外再加一点点手工业,以农业为主的地方就是以汉民族为中心的中原王朝,以畜牧业为主的地方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里,农业文明是比畜牧业文明先进的,因此中原王朝在绝大多数时候是领先于西北东北的游牧民族的,只是在少数衰败的情况下,才会被少数民族趁虚而入。
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这么回事。农业和畜牧业其实都是比较原始,比较低端的产业,都是利用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向大自然讨口饭吃,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吃的是植物,另一个吃的是肉,半斤对八两,谁也谈不上比谁先进多少。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吃肉长大的人往往能打过吃植物长大的人。
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上,处于中原地区的汉族王朝其实一直都在受着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与掠夺。从西周开始,西周就一直受到犬戎的攻击和骚扰,最后还被犬戎灭掉了。
后来的大一统王朝汉朝也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受匈奴的欺压,汉武帝虽然反击匈奴成功,将匈奴赶到了漠北,但是也掏空了汉朝的国力,在晚年不得不下罪己诏,休养生息。
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就不必说了,差点让汉人灭绝,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基本就失去了天可汗的威仪,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回纥甚至敢于当众侮辱唐朝的太子。宋朝就更不必说了,大家都知道。就连号称史上最有骨气的中原王朝大明,也是自建国之初就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最后还被后金夺了江山。
明朝立国三百年来,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基本就没有断过,前期是饱受蒙古部落的骚扰,大大小小不计其数,最著名的就是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和嘉靖时期的俺答汗围攻北京。
一个将明朝的皇帝抓走了,另一个让自视甚高的嘉靖皇帝威严大扫,将当时的兵部尚书拉到刑场上一刀砍了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