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回到明朝做塞王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

定还是要削弱他们的势力的,宁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从人的阴暗心理来看,他们也不会帮着朱棣的,本来大家都是藩王,平辈论交,称兄道弟,我吃饱了撑的倾尽全国之力帮你当皇帝,然后我在给你下跪称臣?

    乞丐不会羡慕百万富翁,但会嫉妒比他要饭要的多的乞丐。这些藩王大致就是这个心理,朱标当皇帝他们心里是不会吃醋,不会嫉妒的,因为他是太子,是大哥,皇位本来就是他的。朱允当皇帝他们大多数心里也不会吃醋,不会嫉妒,因为皇位本来就是他老爹的,他这一系继承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可是,若是原本跟他们平级的朱棣一跃而成了皇帝,他们的心里就难免会吃醋,会嫉妒,会酸不溜秋的,凭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朱棣当了皇帝后,还有藩王想着造反的原因。

    所以说,如果朱允上台之后,跟他的这些叔叔们搞好关系,不要去在意他们违法乱纪、强抢民女这样的破事,不要草木皆兵,把所有的藩王都当成坏人,那就算朱棣造反,他也可以下诏让这些藩王勤王。相信这些藩王是乐意帮忙的,因为前面说过帮朱棣是没有好处的,而帮皇帝平定叛乱是有好处的,除了会得到奖励之外,还会得到一个忠臣的好名声,名利双收,岂不美哉?

    可惜啊,朱允没有领略通透朱元璋设置藩王的用意,不明白他的爷爷是为了防止朝廷内出现奸臣篡权,给大明朝的天下多上一道保险,才设置在外领兵手握重权的藩王的。他一直都觉得他的爷爷太过偏袒这些藩王,再加上有的藩王仗着是皇帝的叔叔,对他说话做事也不太礼貌,他就将所有的藩王当成了坏人。

    有了这些心理基础,最后再加上黄子澄等人故意用什么七国之乱的故事危言耸听的挑唆,将藩王们描绘成了成天就知道觊觎皇位的混蛋,朱允就在心里彻底与这些藩王们决裂了。

    他上台之后,就开始用残酷狠辣的手段削藩,抓住藩王的一点小把柄就废为庶人,让他们从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变成了丝,让所有的藩王都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心理。朱允这么做,估计是有的藩王太不拿他这个皇帝侄子当回事了,他想先废掉几个刺头立立威,没成想这样一下子就将所有的藩王都逼到了对立面,让他们都开始希望朱棣能赢,最起码朱棣不会废掉他们。

    所以我们看到,靖难之役爆发四年之久,都是朱允的军队在和朱棣打,其他的藩王都按兵不动,像宁王还跟朱棣合伙造反,许多藩王都和朱棣眉来眼去,就连远在四川成都的蜀王朱椿也跟朱棣暗通款曲。

    如此一来,朱允就硬是把能群殴朱棣的局面,变成了他跟朱棣单挑,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再加上用人不当、运气不好等这些次要因素,终于失掉了天下,得罪藩王,是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他不得罪这些藩王,跟他的叔叔们搞好关系,再用推恩令这种慢刀子割肉的方式慢慢地削减藩王的权力,或者直接将朱棣从北平调到其他地方,那朱棣是不敢造反的。

    因为他若是盲目起兵的话,不仅要面对朝廷的讨伐大军,还要面对忠于朝廷的其他藩王的勤王之师,像宁王、晋王、代王、谷王等就在他的封地四周,分分钟就可以和朝廷联合起来群殴他。

    到时候,就算朱棣在能打,怕是也没有什么卵用。

    朱元璋看朱的话说的真切,老于世故的他一眼就能看出来,朱说的是真心话,并不是当着他的面故意伪装,心里大为畅快,这才是他最想要的局面,笑眯眯地对朱允说道:“允啊,你十四叔对你这么好,你该怎么表示表示啊。”

    朱允打心眼儿里是对这些藩王抱有警惕心理的,尤其是朱这样的强藩,因此对朱说的话,并不是特别相信,只道是这是他故意当着老朱说的场面话,不过既然朱元璋让他表示,他肯定不会当面反驳,又举起酒杯十分客气的说道:“允多谢十四叔关照,允再敬你一杯。”

    说罢,双手端着酒杯递到朱跟前,然后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十分地豪迈洒脱。不过,对于他的表现,朱元璋并不是特别满意,朱已经掏心掏肺地说出要誓死保卫他的话了,他再怎么样也要表态和叔叔们永享富贵之类的话吧,只喝一杯酒,实在是太轻了。

    朱也能看出>>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这个明星塌房后怎么更火了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超维度玩家我在玄幻当钉子户的那些年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