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兵方法以及被后世的明穿小说用烂了,他也看过几本,对此也还有点印象。
朱将这五千多火绳枪兵分为了两部分,分别有李勉和盛庸各训练一部,到时候看他们谁训练的成绩好,就将这批火绳枪士兵拨给那人使用。
盛庸见到这些火绳枪后也是大为惊讶,转而大为喜欢,他差点欢呼地叫起来,他感觉自己来肃国是选对了。
因为历史上的盛庸是以擅长使用火器闻名的,他对火器也颇有研究,研究的多了,就有了感情。平心而论,盛庸对火器的热忱丝毫不输李勉。
像王虎臣那种一打仗就往前冲的将领,最喜欢的是宝刀和宝马,见到这两样东西,简直比见到他自己的小妾还要激动。
而像李勉和盛庸这样偏爱火器的将领,最喜欢的当然是各种各样的火器了,要是让他们看见了犀利的火器,那不争个头破血流才怪。
听到朱的命令后,他们就分别带着自己的手下开始加紧训练,督促的标准相当严格。盛庸想靠着这个机会向王上露两手,李勉不肯被新来的比下去,二人你追我赶,谁也不肯松懈,短短几个月,就将火器部队训练的有模有样。
这一天,就是朱定好的考察他们的日子。
天山腹地的一处盆地内,朱端坐在大将台上,西风烈烈,意气风发,特意穿了一身鲜明的甲胄,看起来英勇无双,用无比威严的口气问道:“二位将军,都准备好了吗?”
“末将准备好了,请王上示下。”分立在台下两边的盛庸和李勉分别向朱抱拳答道。
“那就开始吧。”朱淡淡地对侍立在旁边的一名传令兵说道。那名传令兵听到朱的命令之后,机械的挥了挥令旗,不远处的鼓手就敲起了振奋人心的鼓声。
“咚咚咚。”很明显,这一套动作,他们已经不知道演练过多少次了。
“末将遵命!”盛庸和李勉顿时热血沸腾,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纷纷向朱抱拳,大喝道。
火器的考核无非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准确度,这是火器的基础,说的再天花乱坠,打不准也是白搭。
第二是射速,毕竟这个时候的火器还不是半自动武器,一扣扳机一梭子子弹就打出去了,要想形成密集火力对敌军造成重大伤亡,手速是必须要练的。合格的标准就是三分钟打出两发有质量的子弹。
第三是射手的心理素质,这个年代的火器还很不发达,无法对冷兵器形成绝对的优势,所以才会采取三段击这种模式来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否则就直接像港片中的飞虎队那样拿个盾牌在前面一顶,直接站成一排突突对方,多过瘾!
火绳枪虽然犀利,但异族势力也不是傻子,打几次也就能摸到对付这种武器的门道儿了,说白了,它的短板还是在射速上面,开了一枪之后,没有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