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魏野仙踪 > 第二百一十七章.碧荷载酒入汴州 三

第二百一十七章.碧荷载酒入汴州 三

光,浴佛节早过,都下十大禅院的僧人却不管佛祖当初定下的戒律,老老实实在仁王寺、开宝寺、大相国寺等寺院中,本本分分度过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禁足坐禅之日。正相反,此刻的汴梁正是一年中最得趣的日子,便是出家人,有幸投生中华**之地,岂有枯坐禅房,错失华年之理?

    于是乎,满街就见得一个个没头发浪子,披一领细纱褊衫,趿拉着僧鞋,满汴梁城游荡。或在茶肆中吃一盏掺了冰的酸梅汤,或袖着手,坐在垂柳下,痴看两家店面雇下的活市招小娘们彼此村骂。若是囊中颇有些钱钞的大和尚,不似这些不争气的游僧一般,火宅中自有梵嫂相伴,夫妻俩整治一味鱼脍,配上半斗素酒,亦是人生乐事。

    夏日时长,榴花红艳似火,七十二家正店新酒又熟,最适合配着青杏、樱桃畅饮。这样好时节,上到政事堂,下到开封县,不管是东华门唱出的进士高品,还是久沉选海的选人卑官,此刻也没有什么心思放在正事上头,一个个早早地告了假,溜了号。大家脱去幞头公服,换上葛巾道袍,带些村头村脑的家人,一派柳屯田般的**白衣样,出来闲走一番,品味些此时最繁华富丽的都门市井之乐,也不枉仕宦一场。

    汴梁城里,五行八作各色人等,此刻也都是一派忙碌而又快活的模样。京城各行的行会都在各处街巷定了场子,瓦匠、木匠、花匠、厨子各有地方等候主顾来包活儿。上清宫、大相国寺等天子家庙不论,寻常道观佛寺,也有些道士僧人,在五岳观后门的观桥下圈了场地,专等着替人办斋念经。

    但不管是匠人还是道人,都是一派安闲神色,便有人来包活,也绝不会一拥而上,活脱脱群狼撕羊模样。

    从观桥向北,就是汴梁最重要的水运大动脉汴河。

    这条最早开挖于东周时候的人工河,西连西京洛阳,直通黄河,东向泗州,遥接淮水,南北方物、粮米,源源不绝地从河面而来。

    东水门外,可与开宝寺铁塔并称是汴梁地标的虹桥之下,汴河之上,一艘艘纲船往来不绝,似乎毫无停歇的时候。

    最初的汴梁城,不过只有方圆二十里而已,然而百年生聚,增添了多少人口?原本的内城早已成了寸土寸金之地。神宗年间,为了将新增添的百万人口尽可能地囊括在城墙之内,又增修了规模远超内城的外城。

    可经过神宗、哲宗年间,宣和年间的汴梁,已经拥有了近三百万人。而在这个时代,整个神圣罗马帝国,也不过八百万人口而已!

    汴梁之所以发展到如斯繁华、又如斯庞大的地步,其实并不正常。虽然历朝历代,凡是国都,都免不了要趴在邻近的四方州县身上吸血。但不论是之前的长安、洛阳,还是之后做了数百年首都的燕京,都是相对要克制许多。而自大宋艺祖赵匡胤之下,一代代的赵官家们,都有一种希望尽量把好东西留在身边的冲动。

    汴梁几乎是集中了大宋一切的精华所在,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人力上,最好的部分都被截留于斯,而到了赵佶登基之后,以“丰亨豫大”为执政口号的大宋朝廷,更是把封建时代一个政权的聚敛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比如通过花石纲,源源不绝地运送而来的太湖、灵璧各色奇石。

    比如自赵佶到蔡京,大宋朝廷上层兴起的古董收集热,导致了宋境之内,地面上、地面下,所有能被找到的古物,都被搜刮一空,成为了都门贵人们的书斋珍玩。

    还比如说,从政和年间开始编修的万寿道藏,聚集了天下几乎所有的道书,其中多有秘而不宣的法本。

    至于大宋手艺最高明的工匠、功夫最精湛的厨子、歌舞最娇媚的女娘……也只有在汴梁才能找到。

 &n>>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龙逆神创苏乘羽苏乘羽许南枝超级无敌仙医苏乘羽超级无敌仙医外室媚眼如丝,诱哄禁欲侍郎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