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引,不及真实数量的十分之一。
崇祯听到最后一条时,双拳已经握得咯咯作响了!
而秦书淮却并无太大意外。按照明末两亿人口来测算,一年起码得消耗八亿斤盐,明末的盐价又达到3oo文一斤,也就是说产值达到了2.4亿两白银,而如此高的产值,盐税却只能收到一百万两不到,这里头没有逃税漏税才怪!
崇祯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怒,上前对成淮山说道,“你说的这些可句句属实?要是污蔑朝廷命官,那可是死罪!”
成淮山赶忙说道,“不会不会,这些都有账本佐证的啊!像我们做这行的,一般都有两本账,一本是给外人看的,一本是给自己看的。给自己看的才是真的,这账本就在我床底下!”
李敬亭一听,当即对手下说道,“搜!”
于是众锦衣卫一拥而上,把床底翻了个底朝天,果然找到了厚厚的五六本账本。打开账本,只见上头详详细细地记载着成家盐号每日的进出,随便挑了一个月算了算,果然有七八万引,这么看来他一年出盐十万引确有其事。
还有一个小账本上,居然密密麻麻地罗列着他给陈里仁和陈启升送礼的金额,这让所有人都又惊又喜。
“你小子,行贿还立个账本,行啊你。”李敬亭不由说道。
“回大人,这这孝敬钱本来就是我们这行的成本,而且是大成本,我们怎么会不登记造册呢,要不然就盘不了账啊!”
搜到这些账册之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现在人证物证俱在,只要能抄到银票或者上头所记载的行贿物品,那就能办成铁案了。
崇祯怒气冲冲地说道,“李敬亭,留几个人给朕看好他们,其他人跟朕去陈启升那!”
众人立即跪地喊道,“遵旨!”
成淮山噗通一声瘫倒在了地上,眼珠子瞪得像牛眼。
他他就是皇上?皇上竟然亲自来津门查案了?!
心里江河翻滚,背后冷汗哗哗直往下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