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儿早已出嫁,三个儿子分别是林大牛,林二牛和林清的爹林三牛。林大牛和妻子王氏育有两子两女,林大妮已经出嫁,林二妮今年十四岁。两个儿子分别是林大娃和林三娃,林大娃今年十五岁,林三娃十一岁,现今都已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林二牛和妻子李氏唯有一子林二娃,林二娃脑子活络,加上是唯一的儿子,林二牛夫妇格外宝贝一些,送去隔壁李家村李氏娘家人那边学木工活。林三妮和林清则是林三牛家的,本来轮下来,林清小名应该叫林四娃,但是张氏生他的时候有些难产,再加上林清当时有些接受不了自己又成婴儿的事实,有些抑郁寡欢,小时候三天两头就要发烧生病,所以取了个“二狗子”的贱名,希望能好养活。
幸亏随着年纪渐长,林清自己也慢慢想开后,身体才逐渐好了起来。
也因如此,有时候林清打着对身体好的由头,让家里人注意一些卫生健康,家里人也会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随着他去。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闭塞、发展缓慢的村落,林清降生于此,至今已经六年,也没有掀起一点水花。宛如外来的一滴雨水落入了溪流中,虽然在周围荡起一层涟漪,但是很快就和周围的水流融为一体。然而,水流奔腾而过,推着林清漂向何方,此时任谁也不知道。
张家村的私塾是那个五十有三的老童生所开,名叫荀有志,并非张家村人。祖上曾经出过读书人,家中也有一部分藏书,一开始是住在同和镇的,但是自从十几岁考中童生后,就再也没有中过,年年考,年年不过,一直蹉跎至今。最后在镇上也待不下去了,只好搬到张家村来,开了一间私塾专门教乡里孩子读书。
这种村塾用现代的话来讲,应该就是最差的一等学校了,师资力量不行,教学设备不全,生源更是糟糕。但是对于现在的林清来讲,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敲开荀夫子家的门,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开的门,布衣荆钗的打扮似乎和村人并无不同,但是气质却是淡雅如菊,说话也是温文尔雅:“请问你们找谁”
林三牛有些局促道:“我们找荀夫子,家有,家有小儿想要拜夫子为师。”林三牛竭尽全力想要把话讲的文绉绉一点,结果却是说的磕磕巴巴的。
黄氏是荀有志之妻,闻言点了点头道:“请随我来。”
林清跟着林三牛进了荀夫子的家里,这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比林家要宽敞的多,各处都收拾得十分整洁明亮。这个院子分为前后院,前院是充作私塾用来教学,后院作为生活起居之所。
刚走进前院,就听到几个孩童念书的声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竟是读的千字文,林清心下略有欢喜,貌似这里的文学体系和天朝历史上的一脉相承。
林家父子二人被引到正厅坐下,等了一会儿就看到一穿儒衫的男子走了进来,来人正是荀夫子。
荀夫子虽然年纪和林老汉年纪差不多,但是因为是读书人,早年家里又有些家底,并不像林老汉需要在地里终日苦作,所以看着要比林老汉年轻很多。一身藏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