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读很多书,做大官,做大官就有钱了,到时候给奶天天买鸡腿吃!”
刘氏的笑容瞬时隐去了,眉头微微皱起,微微下垂的眼睛有些审视着看了一会儿林清,忽而又叹了口气:“狗子啊,读书好是好,但是读书费银子啊!上私塾一年就得二两银子得费用,书肆里随意一本书都得半两银子,最差的笔墨纸砚一套也得一两多,咱家没那读书人的命啊!”说完站起身来,也不去理会林清纠结的小脸,嘀咕了一声“得去准备晚饭了”,朝着灶房走去。
没读书人的命,却有读书人的心。
林清心里飞快地算了一笔账,一年学费七七八八加起来最少也得六两银子,如今整个林家一年到头除了温饱,根据之前他换算的粮价和张氏平时偶尔透露的信息,爷奶那边能结余的银子也不过五两,这是十三亩田地给林家带来的收入。三房还没有分家,但是在农闲的时候,会做一些活计,这些不用上交给爷奶,上次偷看了张氏的小金库,这么多年也就攒了七两银子多一点。
确实,想要读书,对这个家庭来讲,无异于背一座大山在身上。
这里也没有助学贷款一说,想要获取本土的知识,想要寻找一个出路,实在是难!
可林清看了一下自己的小身板,感觉自己和刘氏说的那个新娘的弟弟一般无二:长得瘦弱,干不动地里的活。如果自己这具身体本身就壮实有力气那他还可以等等,但是这么体弱的身体,又没有营养补充,本身就有点发育不良,等到再过两年,林清肯定是要跟着一起下田的,到时候干不动活不说,万一生病,可是拖累了这个家庭,自己估计也是英年早逝的命。
林清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读书才是自己目前唯一的出路。
可是要怎样才能说服家里人同意他读书呢?
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荀夫子心中也是畅快了,虽说周文彬无法像他一样时时刻刻盯着林清学习加以指导,但是以林清之聪慧,只要有师傅能领进门,想必就可以靠着自身的努力修行了。
因为还有些事情要办,荀夫子并没有跟林清一道回村里,而林清则和林大娃约好了傍晚时分在镇东头集市口等着,到时候一起回林家村。只不过此时刚刚和荀夫子两人在馄饨摊上用过午饭,时间尚早。
师徒两人分别后,林清原想到书肆再去蹭一下午的书看,反正那边书铺的伙计早已和他相熟,到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