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荀夫子说的有些痛心疾首,但是却也道出了他的心声。他庸庸碌碌了一辈子了,只少年意气风发时过了童生试,此后就是年年考,年年不中。谁让他有生之年只得一个女儿,女儿出嫁后也无甚寄托,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科举一途。
其实荀有志是知道自己的水平的,在读书上并不是什么有灵性的人才,若不是靠着祖出过秀才,少时就开始读书习字,加上运道好,说不定连个童生都捞不到。但是奈何这么多年考下来,举业就像他的一块心病,怎么都摆脱不了。
原本荀有志从镇上搬到张家村也是准备攒几年钱,到时候再去考。谁知道遇到了林清,让他心中大呼震惊,无数次得设想如果自己年少时如林清一般聪慧,可能如今早已金榜题名,而不是如像现在只是一个落魄的教书先生。
也因此,对待林清,荀有志仿佛自己发现的一块瑰宝,将这些年所学所想一股脑们教给林清,对他的课业无比认真,甚至将自己举业的希望都寄托到了林清身上,对待林清说是亦师亦子也不为过。
尤其是在乡间待了几年,发现自己身体愈加老迈后,对林清的学习便也越发上心。
此时听林清这样一说,才如醍醐灌顶,恍然清醒林清当初读书的意图可是和他南辕北辙的。
还没等林清表达什么,荀夫子突然整了整衣衫,对着林清道:“走,本夫子和你一起回林家。我要和你双亲好好说道说道。”
于是家中的微词被压下,林三娃也不敢再在林清面前说什么。
只是林清非但没有觉得松了一口气,反而觉得命运之手愈发用力地扼紧了他的喉咙,让他有一种惶恐之感。
原本只是想要靠读书摆脱穷困的命运,但是林老汉的期许,张氏的欲言又止,林三娃的火药味,都让林清产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生了怀疑——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读书?
上一世的林清读书上学如吃饭饮水一般自然而然,读书是自己的兴趣,是为了将来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或许其他家庭是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心态,但是林父给他教育却是摆脱了功利性,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了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人格更加健全的人,能独立思考,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要面对的是全家人的希望,自己的命运似乎已经和整个家族捆绑在了一起,并非不愿,而是这种半强迫似的希翼让他觉得有些窒息。
此时的林清还没意识到,在这个讲究宗族,讲究礼法的世界里,自己想要存活于世,是永远无法脱离这些束缚的。
这既是束缚又是团结,很难用一句话去讲这件事是好是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