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不如他,张立学的爽快更让他为自己刚刚的犹豫感到羞愧,捏了捏放在书袋中的人参,朝着张立学做了一揖道“谢张兄之慷慨,小弟铭记于心!”
张立学也装模作样得回礼道“林弟客气了,你我兄弟二人何须言谢?”
说完两人都不由地相视一笑。
而且,更加喜人的是,“张记布行”那边每个月给了林清整整五百文啊!这谁家当学徒伙计的能有这么多月钱拿?!顶了天了不过三百文!这也充分说明了“张记布行”的东家,是有多看重自家儿子。
相比于张氏的喜不自(禁j),林三牛却是有些忧虑,这又是读书考科举又是要在铺子里干活,这能行吗?要知道在林三牛眼中,那些个读书人无一不是十指不沾阳(春chun)水,一心只读圣贤书的。
不过到底是经不住林清的再三保证,又加上对儿子盲目的自信,倒也让林三牛把心放了回去,也跟着张氏乐了起来。
其实对于林清来讲,这就是古代版的勤工俭学,对于他自(身shēn)来讲也是松了一口气——至少,他现在可以靠自己挣一些钱了,也是他迈开自己在这个异世扎根的第一步。
当天晚间,原本有些笼罩在林家头顶上的乌云瞬间散去,一家人难得的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林清读书一事,确实压在大家的心头有些(日ri)子了,举家一起供他读书大家实在没这个能力,不供着读书心中又有些愧疚不安,就怕如荀夫子所言,耽误了他的大好前程。如今林清不管怎样都算有了个出路,那周秀才也没有狮子大开口的要银子,让整个家庭的担子都感觉到一松。
唯有些不舍的就是张氏,因为林清(日ri)后做的活在镇上,读书求学也在镇上。张立学又(热rè)心,让林清和他同住一屋,免去了他来回奔波之苦。只是让张氏每(日ri)想的紧,自小长在自己(身shēn)边的孩子突然离开自己(身shēn)边了,心中的失落不安自然难以言喻。
幸而现在林大娃隔三差五往来同和镇和林家村,一到换季或者有了什么新鲜吃食,张氏都会让林大娃给带过来,倒也觉得心中略有安慰,至少还能照顾一二。
林清在“张记布行”的(日ri)子算是如鱼得水,每(日ri)里将铺子里除尘打扫,柜台擦得锃亮,还细心地给每款布匹都制作了铭牌,上面写清楚了名字、产地、价格,让前来购买布匹的人一目了然,再也不用几匹布来回地指和问。再加上林清记忆能力好,将张(春chun)生给他讲解的布料知识都记得很牢固,一有客人过来需要讲解,就算张(春chun)生不在他也能讲解的七七八八,更是让张(春chun)生另眼相看,惹得张立学有时候都故作哀叹“早知道就不让你过来了,害的我都被二叔嫌弃了!”
每到这个时候,张立学都会吃到两粒毛栗子,然后捂着头气呼呼地走掉“回去一定找爷爷告状,二叔你欺负我!”然而不消片刻,张立学又会围着张(春chun)生“二叔”这个,“二叔”那个,逗得林清好几次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于学业林清也从来没有敢放松过,布行打烊早,林清早早吃过晚饭,出去走一刻钟消过食后就开始复习昨(日ri)的功课,然后就开始一边抄书一边温习。
这抄书的工作还是林清到了镇上干活后发展的三产。如今林清的字也算略有小成,书肆里的掌柜看过林清的字后,也乐意给林清一些书籍让他去抄写,抄完一本书也能得个两百文。林清定(性xg)极好,又有耐心,抄书权当是温习课本知识或者是拓宽知识面,同时还能练习书法不用浪费练字用的纸张的钱,可谓是一举数得。
林清自从来镇上后,就暗暗下定决心能自力更生,就绝不麻烦家里。故而(日ri)子过得十分的节俭却也怡然自得。
“林清,你还不睡吗?明天有集会,二叔叫我们早点开张。”张立学洗漱好之后已经有些哈欠连天,倒在炕上就要昏昏(欲yu)睡。
“嗯,你先睡吧。我再看一会儿书就来。”林清轻轻地将又写完的一页纸放在边上晾干,一边对张立学说道。
许久没听到回应,扭头看去,张立学已经抱着被子呼呼大睡了。
深冬的夜正是最冷的时候,此刻若能躺在暖和的炕上睡上一觉,简直是神仙都不换。可是林清还是生生止住了这种渴望,将思绪继续放回书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