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时间一点点过去。
筐里的账簿在一点点变少,
朱允炆、黄子澄捧着香茗,慢慢品茶。
账房迟迟没有“喜报”,这让朱允炆有些失望。
难道就抓几只小鱼小虾?
兴师动众的,不抓几个大官,不是白忙活了吗?
朱允炆焦躁地问黄子澄:
“先生,是账目太干净,还是账房不行?”
黄子澄低声安抚道:
“殿下稍安勿躁,每天数万斤粮食进出,怎么可能清白无辜。”
话音未落,一个账房发现了问题,
“八百石粮食出库后,不知去向。”
朱允炆、黄子澄大喜过望,
近十万斤粮食!
惊天大案!
他们连声吩咐查下去。
董长义闻讯赶来,心里十分紧张。
谁的胆子这么大?
这要是坐实了,得多少人头落地?
自己首先是失察,脑袋可能也保不住了。
董长义的额头直冒冷汗。
偏房的官员也都吓了一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谁在作死?
没人出来承认。
一炷香后,核实出了原委,只是记账的小吏记错了。
董长义松了一口气,才发现自己贴身的衣服被汗浸透了。
偏房的官员哭笑不得,差点没被吓死。
朱允炆的小脸涨红了,
还以为逮住一只硕鼠,
结果是误记?
他立刻下令,将小吏革职,重打了十板子;又将负责管账、核查的官员免职,
这才勉强出了口恶气。
~
太阳渐渐西斜,寒风猛烈地抽打着房顶。
朱允炆该回宫了。
他拉着脸,木然地坐着,心中已经不抱希望,今天的查账要虎头蛇尾了。
黄子澄更是焦躁地在账房之间穿梭,恨不得抢过算盘,自己赤膊上阵。
这时,有账房禀报,
“乙字库,在十天前出库两百石糙米,去向不对。”
朱允炆这次慎重了,吩咐叫来负责的官员核实。
仓大使当场就招了,
“这些米被卖了。”
朱允炆、黄子澄都来了精神,
虽然不是硕鼠,但是两万多斤粮食,也是一只中鼠了。
朱允炆开始审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