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不语,接着再次争论起来。
整个大殿因此变得异常热闹。
这种情形,前所未有。
文官们已经很久没有为一个思想争论到面红耳赤了。
经过一番争论,大家一致认为,嬴高的思想空前绝后,是神人之策。
这项策略必能名垂青史,让后人赞叹。
得出结论后,众人开始讨论如何最大化地传播这一思想,以便更好造福百姓。
尽管如此,法家学说在文官中已根深蒂固。
他们对其他学说的了解微乎其微,甚至找不到一个人能够清楚阐述诸子百家的思想。
唯一例外的是,董其昌。
这个人,不知何时加入到了争论之中。
众人发现他不仅拥有儒家所推崇的学说,还对其他学说的见解独到,提出了许多新颖观点。
于是,董其昌迅速成为核心。
大家围绕着他,听他辩论。
大家甚至没发现,这是董其昌第一次在朝堂露面。
直到陆小曼解释……
“这位是董其昌,知名大儒,二公子特意留他为大家释疑,有何不解可向他提问。
今后,他将执行二公子的思想,各位务必配合。”
简单来说,嬴高安排董其昌去实现他的意图。
文武官员纷纷表示赞同,尽管他们都想成为嬴高思想的执行者,成功的话必能青史留名。
但这个思想史无前例,即使是李斯等人,也不敢保证能够圆满完成。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众人最终得出共识。
或许只有像董其昌这样的鸿儒,才能深刻理解嬴高的思想。
于是,他们表示自己愿意追随董其昌的领导。
董其昌稍作沉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首先,要提炼百家精髓,并与儒家学说融合,以此打造出更符合国情的理念。
为了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我们不妨将其改编成易于传唱的童谣。
同时,为了让这种思想广泛传播,必须将其文字化,创立学宫,邀请诸多硕儒来讲学。
初步在贵族子弟中推广。
随后,逐步增加学宫的数量,使百姓都能够接触到新思想,从而提升全民素质。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