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李玄明放弃挣扎了。
这小子嘴巴跟淬毒一样,偏偏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他无力反驳,他黑着脸摆手道:”你也骂过瘾了,该说说怎么安置流民了吧?”
明斋先生瞥了他一眼,随即看向秦牧,“逸云,你说的这么胸有成竹,想必,早有万全之法了吧?”
秦牧摇摇头,“不敢说万全之法,但是此法朝廷如果能够推行,皇帝如果有足够的魄力,一个月内,流民问题尽数解决。
不仅如此,皇帝还能收尽天下人心!”
“你说,我记!”明斋先生也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纸笔来,随即又戴上了秦牧给他做的老花镜。
“徐老爷子,你还真是放心不下百姓。”
“以前,灾民离得远,我有心无力,此时都到家门口了,总想做些什么。
否则,白瞎了这么大的名声,你说对不对?”
秦牧钦佩的竖起大拇指,“您说的是!”
“你只管说,这计划,我一定会让皇帝看到!”明斋先生手拿着炭笔,已经开始准备记录。
而他的一番话,也让李玄明肃然起敬,甭管这老头喜不喜欢自己,却也是真心为百姓好的。
“我还是那句话,靠民间力量,想要帮助流民重建家园,是不现实的,还是得朝廷出面。
在这之前,朝廷必须得吸取教训,成立一个自然灾害管理会!
这个自然灾害管理会,是应对天下发生的各种灾难,如洪水,干旱,地龙翻身等等。
针对这些灾难,必须要有一个准则,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李玄明厚着脸皮问明斋先生要了几张纸和笔,别人这个闲云野鹤都在奋笔疾书,他这个皇帝却坐在一旁无动于衷,莫说别人,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秦牧看到这一幕,放缓了语速,“比如洪水来临,第一时间应该责令当地的衙门,不顾一切的救灾,开仓放粮食,以救命为主!
以人为本,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以粮为重。
然后,调遣最近的士兵去抗洪救灾。
但,不能空手去,要携带衣物,药品,帐篷。
让百姓第一时间吃上热乎的饭菜,有病可医,有床可睡,如此,百姓不会背井离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