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叶建华的录取通知书果然收到了,这一次,大队长半点不敢动手脚留人,叶家三个大学生,以后都是大出息的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不定什么时候他这个昔日的大队长就要走他们的门路,他精明得很,在叶建华的政审上如实填写,写得很是详细周到。
叶建华第一志愿报的是本省的农业大学,这所学校当初可是全国前几名的农林大学,只不过如今整个学校都百废待兴。
但是叶建华也是了解过的,学校已经返聘了许多专业的教授,他上这个学校最好,既能学到专业的知识,还能经常回家照看父母。
叶建华作为长子,承担整个家庭的责任已经深深刻在了他的骨血里,每个孩子都可以远飞,只有他,父母哪怕松开了手里的风筝线,他也只会守在父母身边,同时还要保证弟弟妹妹能安心往外奔跑。
叶素华在大哥不在的时候同老二老三说:“大哥其实把我们的责任也全都一力承担了,我们不能这样心安理得,有机会就回来看看爸妈,以后也不能忘了大哥对我们的爱护。”
叶建国、叶建军点头:“还用阿囡你说?大哥从小就护我们,我们忘了任何事,也不能忘了大哥的恩情。”
叶素华不好意思地笑着:“我这不是怕二哥三哥处了对象不要我们了嘛!你看村里那些结了婚的兄弟,娶了媳妇儿都不要爸妈不要妹妹了,亲兄弟还吵架嘞!”她是想要打打预防针,可不想未来哥哥们在城里结了婚,回头把他们这些亲人当成了极品亲戚。这种婆媳矛盾,其实男人在其中的处理最关键。
叶建军呼噜她的头发,把她头发撸成了稻草窝才解气:“敢拿你哥和那些白眼狼比?我们是这样的人吗?”
叶素华跑到两人中间,一手抱着一人的手臂讨好求饶:“不是不是,二哥三哥和大哥一样好!”
这一趟回来,叶素华买了一些当地的特产,给父母亲戚一份,还给隔壁的赵家夫妻、赵学军的父母一份。
儿子多年在千里之外当兵,七八年了,才见过一次,赵家两夫妻太想儿子了!
听到叶素华去儿子所在的城市上学,赵家真是又高兴又感激,还有些愧疚,和赵学军的想法很相似,不用办婚礼,他们就认定了叶素华是赵家未来的儿媳妇。
如今,叶素华不仅回来告诉他们儿子的消息,还给他们送了特产,赵家夫妻两人乐得都合不拢嘴,从此以后,原本就是邻居又亲上加亲的两家更是亲如一家。叶家四兄妹去外头读书的日子,两户人家互相帮忙,叶爱国和崔红英轻松地度过了最初孩子全部离开的孤单日子。
大二时,叶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