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李景让却在万籁俱寂的夤夜时分,悄然返回贡院;
神不知鬼不觉地取出其中两份卷纸,而后亲自奔赴崇仁坊北街,由偏门进入某位贵人的府邸。
“……何以断言邱慕阳乃此等舞弊之徒?盖因其解牒为人遗失。
“依国法而论,无有解牒者不得参与省试。
“若邱慕阳之考卷现于礼部,则其舞弊之行无疑矣。”
李德裕逐字逐句看完手中这篇别具一格、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策论后,拿起桌上第二份卷纸。
赫然写着邱慕阳之名。
这位久经官场风云的老人缓缓摇了摇头,抬眼望向面前跽坐的礼部侍郎,问:
“那又如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唐朝科举制度之积弊,早已根深蒂固。
即便今朝严惩了邱慕阳舞弊一案,又能于大局有何裨益?
何以值得礼部侍郎亲身涉险,乃至当朝宰相兴师动众,特为此人施以重罚?
“台辅,邱非其本姓,而是谐音化名。”
李景让言辞之间,意味深长:
“经查,此人本姓仇。”
仇?
仇慕阳……仇?
李德裕听闻后,脑海瞬间闪过一些念头。
他猛地站起身来,惊问道:
“你是说,此子是仇士良的族裔?”
提起宦官乱政,民间百姓往往只知秦代赵高、汉代十常侍能指鹿为马、权倾朝堂。
却不知大阉宦仇士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甘露之变中,他将唐文宗软禁,一举残杀四位宰相,把控朝政,使皇帝彻底沦为傀儡。
待到唐文宗病危,杨嗣复建议太子李成美监国,仇士良却矫诏改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即当今圣上。
圣上即位后,仇士良唯恐先帝血脉反扑,竟丧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