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黄举天听闻,脸上满是感动,却还是婉言拒绝了他的好意。
不过,这份拒绝并未让郑翊感到失落;
因为紧接着,黄县丞便对他委以重任:
“还请郑君多安排些帮手,衙役和百姓都要用上。这对治瘴一事至关重要。”
郑翊听完黄举天的详细计划,面上大为震撼,不住地夸赞治瘴必定能成功。
至于这些治瘴方法有没有用,他不知道。
之后,郑翊便反复叮嘱族中几个兄弟,今日在大堂上务必机灵些,该配合的时候千万不能掉链子。
谁知还是出了差错。
早知这般,还不如自己亲自上场,替黄县丞打配合。
好在黄县丞面色如常,非但没有不悦,反而继续对族弟赞不绝口。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黄举天和颜悦色地问道。
“小的叫郑大力。”
“你的主意甚好,赏!”
黄举天顺手掏出腰间的荷包,取出五枚开元通宝,扔到郑大力帽子上。
数额不算多,但价值的衡量标准向来因时而异。
至少对当下的琼州百姓来说,日常交易以实物为主,铜钱仅在官府和少量商贾中流通,且质量混杂。
黄举天给出的这五文足值足量的铜钱,对于收入来源有限的当地人来说,无疑是种既实惠又极具鼓动性的激励。
果不其然。
众人见这位新到任的县丞,是真心诚意地褒奖下属,提出好主意还能实实在在地拿到赏钱;
一时间,在场的几十个衙役全都热情高涨起来。
黄举天几乎没做过多的引导,他们便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地给出了两套可行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制作蕉麻蚊帐。
蕉麻与芭蕉同属芭蕉科,却是不同的种;
其树皮纤维柔韧,县衙可以组织百姓动手剥取蕉麻皮,把皮浸泡之后反复捶打,再编织成蚊帐。
虽说在细密程度上比不上麻布蚊帐,可对百姓来说,有总比没有强。
第二个方案是制作椰子纤维帘幕。
这想法颇为新奇,连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黄举天,都未曾想到。
“用椰棕搓绳编织成网状帘幕,悬挂于门窗或床铺周围,夜间配合艾草熏烟,烟雾透过帘幕缝隙驱蚊……”
黄举天认真听完,不自觉地摩挲着下巴,随后高声说道:
“办法太妙了,赏十文!”
紧接着,黄举天沉稳有序地,将在场五十多名衙役分成二十五个小组。
他不厌其烦地叮嘱众人,一定要结合之前教的口诀,深入县城的大街小巷,细致地宣传、指导。
任务分配完毕,众人四散而去。
只有郑翊和陈延雷留了下来。
陈延雷正要开口话,郑翊却抢先一步,大步跨过陈延雷,面带笑意地凑到黄举天跟前:
“县丞统御有方,手段高明,属下佩服。
“只是属下心中有个疑惑……
“布帐之物古已有之,并不罕见,当真能防瘴么?”
郑翊可以小觑蚊帐,但黄举天作为后世来客,却不能不重视。
以非洲为例,全球疟疾死亡病例中,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非洲。
而使用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则可令当地儿童的疟疾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二十。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简易又经济的“蚊帐”,最能被大量制作和使用,是性价比极高的治瘴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