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点荥阳军事,在某种意义上,张须陀属于李言庆的上官。
而且以张须陀过往的战绩而言,他也着实配得上李言庆这种尊重。
张须陀向罗士信看去,笑呵呵地说:“士信,你常言仰慕李无敌。如今李府君亦看重于你……你若是想去,只管明言,我这边定不会阻拦。以你的本事,若能进入军府,也是个好去处。”
罗士信连忙道:“我好听李无敌之《三国》,亦仰慕李无敌纵横高句丽之风姿。不过将军于士信有知遇之恩,怎能轻易离开?府君厚爱,士信心领之。只是士信大恩未报,不愿离开。”
言庆微笑点头,对张须陀道:“张通守,确有个好部下啊!”
“好了好了,有什么话且到厅中说吧,莫要站在这里。”
杨庆嘻嘻哈哈的把话题错开。
李言庆和张须陀拱手答应。
张须陀对罗士信道:“士信,你去唤叔宝过来……以后咱们在荥阳做事,有些事情还需你们与李府君磋商,正好认识一下。”
罗士信答应一声,连忙下去。
李言庆带着杜如晦走进厅中,所以也没有听到张须陀对罗士信的交代。
四人落座之后,杜如晦就坐在李言庆身后。
杨庆正色道:“此前瓦岗蚁贼肆虐为祸,致使金堤关失陷,卫文通卫司马战死……此皆我之罪过。陛下在江都对此非常不满,所以调张通守前来,出任河南讨捕大使,专司剿匪之事。同时,本府将卸去荥阳大都督之职,郡内兵事,皆由张通守执掌,李府君还需多配合张通守军务。”
果然,派来一个精通兵事者,杨庆的大都督头衔,也随之被取消。
李言庆在得知张须佗来到荥阳后,就已经猜到这个结果。
杨广对张须陀同样是宠爱有加,其信任的程度,可能比杨庆还要多出几分。所以张须陀既然来了,杨庆肯定要让出军事大权。毕竟杨广也知道,杨庆不懂兵事,让他参与其中,反而是对张须佗的制约。既然他把张须陀派到了荥阳,自然不希望有人再来节制张须陀的权利。
“请大都督放心,末将定然竭力配合。
张通守若有什么需要,可派人直接告之……地方上的事情,末将难以协助。但在兵事,绝不推辞。”
张须陀已年过五旬,早已过了莽撞的年纪。
他也清楚,自己一个外人,初来乍到荥阳,也需要有地方强力人士的帮助。
杨庆自然是这强力人士之一。不过相比较之下,他倒是更看重李言庆。好歹李言庆是土生土长的荥阳人,不管他此前是姓郑还是姓李,对于荥阳的熟悉程度,远非杨庆可以相提并论。最重要的是,他与荥阳治下其他三大军府关系密切,日后有所求时,也可通过他协调。
所以,想要在荥阳站稳脚跟,做出一番事业。
作为本土势力代表之一的李言庆,也就格外受到关注。
当杨庆问他要见谁的时候,张须陀第一个想法,就是和李言庆结识。通过这片刻功夫的接触,张须陀对言庆的印象不坏。首先,言庆没有寻常人那种少年得志的傲气,显得很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