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虎牢关的战况,如此感兴趣?不过心里奇怪归奇怪,嘴上却不敢说。毕竟,这是郇王,荥阳之主。
“辛郎君在黎明时派人传讯,虎牢关大捷已经确定。
瓦岗蚁贼先锋军共六千人,已全军覆没……斩杀两千余人,俘虏近四千人,并将瓦岗匪首吴黑闼斩首,吴黑闼的首级,如今就悬挂于虎牢关城头……辛郎君还说,请殿下速回府衙。”
“混蛋,为何不早告之我?”
杨庆勃然大怒,不过其中做戏的成分居多。
他连忙命人为他整备衣装,刚迈步下了台阶之后,又突然拉着那一脸委屈的家臣道:“李府君可说过他的打算?
是要主动出击?还是坚守虎牢?”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如果李言庆要主动出击,如同早先张须陀所做的那样,杨庆定然会重新考虑。毕竟,张须陀给他带来的教训实在是太大……万一李言庆出击不果,和张须陀一样战死,他该怎么办?
战,可以战!
但必须以虎牢关为主,不可擅自出击。
这是杨庆的底线。
那家臣想了想,道:“辛郎君倒是提起,说李郎君也有吩咐,若要取胜,需依城而战,坚守不出。蚁贼外无援助,难以支撑长久。只需凭雄关守御,待来年开春,蚁贼定然不战而退。”
坚守?
这个战法,我很满意!
杨庆脸上露出灿烂笑容:休看李言庆年纪不大,却是个老成持重之人。那张须陀只知道出击,却不晓得种种利害……哈,李言庆说的不错,来年开春后,瓦岗蚁贼还能保持如此态势吗?
所谓宁守薄田,不与争纷。
老百姓的思想其实很简单,有田种,有衣穿,有房住,有饭吃,足矣!
去年天灾,中原大旱,故而许多人流离失所。然而只要能有可能,这些老百姓宁可守住家中两亩薄田,也不会去涉险造反。如今瓦岗声势的确很大,号称有百万人。可一俟开春,还能有多少人继续跟随?这可就不好说了……杨庆非常欣赏言庆的主意,这才是兵不刃血,大将之风。
“立刻备马,我马上返回府衙。”
也许在李言庆眼中,汜水畔的一场伏击,不过是一场小小的胜利而已。
但在许多人而言,这一场胜利的意义,却代表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全歼瓦岗来犯之敌,使得本来有些骚乱的荥阳郡,立刻平静下来。有些地方,比如新郑,箕山,巩县,可能还不清楚张须陀已经战死,就得到了李言庆大获全胜的捷报,于是乎将张须陀战死的影响,减弱到最低的程度。而这,却归功于麒麟特的情报系统。王頍在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布,并通过各地酒肆驿馆,将迅速传递出去。如箕山张季珣,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得到了张须陀战死,李言庆大获全胜的讯息。如此一来,张须陀的死,就这样近乎于波澜不惊的渡过。
汜水大捷第二天,杨庆在荥阳县发出征召令。
在与李言庆商议之后,杨庆决意施行二十抽一的征召比例,并且在征召的同时,对荥阳户籍进行整顿。这两年来,由于各地烽火不断,也使得流民不绝。荥阳郡虽然相对安稳,但同时又聚集了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民。这些流民,对荥阳郡,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
李言庆建议,彻查户籍,以增添兵员。
荥阳郡原有七十余万人,如果再算上这些流民的话,人口恐怕已超过百万。
二十抽一,那最少也有五万兵力。
凭借虎牢雄关之险,再有五万大军,足矣令虎牢关高枕无忧。
这个建议,对荥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虽说清查户籍颇为麻烦,可杨庆还是答应下来。
毕竟虎牢关越安全,他岂不是更安全?
同时,李言庆的这次胜利,也把翟让逼到了骑虎难下的境地。
你看看,李密在的时候,张须陀被干掉了……人李密刚走,你翟让就损兵折将,岂不是更衬托出,翟让无能?这固然会令翟让颜面全无,同时又使得瓦岗寨内部的矛盾,更加激烈。
看着眼前被军卒抢救回来,却至今昏迷不醒的牛进达,翟让咬牙切齿,却说不出话来。
出师不利啊!
翟让在心里哀叹不已。
原以为张须陀一死,这荥阳郡唾手可得。
然则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张须陀死了,又来了一个李无敌;李言庆死了,会不会又有其他人出现?难道说,自己真的比不上李密吗?否则上天又何必给他这许多磨难?
“大将军,李言庆派人,在营外挑战。”
单雄信走进军帐,压低声音,对翟让说道。
兵临虎牢关,已有十余日。
翟让数次对虎牢关发动攻击,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在经历过最猛烈的攻击后,瓦岗军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倦怠的情绪。翟让不得已,只好暂停对虎牢关的猛攻,决定休整两日。却不成想,他要休整了,李言庆却派兵,轮番出城挑战。
翟让若不出战,隋军就开始骂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