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兵们呐喊着,冲向敌人的阵地。
这时,城墙上吐出不计其数的火舌,没死的日本人操着各种轻重机枪,向进攻的中国军队猛烈开火。密集的子弹射入进攻的人群中,前头的士兵倒下一大片。
但很快,日军的火力点就遭到毁灭性打击。
从淞沪会战到徐州会战,再到武汉会战,日军对付国军的办法,就是先重炮轰击,飞机轰炸,然后用步兵冲锋吸引出国军的火力点。等到国军暗藏的火力点一个接一个暴露之后,日军再以步兵炮点射,一个个清除国军的重机枪火力点。同时,以掷弹筒来对付国军轻机枪火力点。等步兵逼近,再架起轻重机枪,压制守军火力。
现在,白崇禧把日本人曾经用来对付国军的办法,原原本本还给了日本人。
抵近射击的步兵炮不断发出轰鸣声,70毫米炮弹和37毫米炮弹不断穿透了城墙,落在日军重机枪阵地上炸开。
冲锋的步兵,已经纷纷趴下,他们欣赏着城头不断腾起的血雾,飞上高空的残肢断腿和被炸成碎片的机枪零件。火光中,四处喷溅的血花是如此醒目。
定点清除了那些难以移动的日军重机枪火力点之后,步兵再次发起冲锋。
这时候,游走在城头的日军轻机枪手纷纷架起歪把子和96式轻机枪,向进攻的中国军队射出一串串火舌。
而在此时,国军的60毫米迫击炮和50毫米掷弹筒就发威了。
紧随着步兵冲锋的轻型迫击炮炮手和掷弹筒兵纷纷蹲下,把炮弹和榴弹砸在那些临时出现的日军轻机枪火力点上,炸得城头血肉模糊。
就连数量不多的坦克,也加入到攻击战之中。
白崇禧部的坦克,是原汤恩伯部的16辆t-26轻型坦克,还有6辆美制的m3轻型坦克。这些坦克,都原封不动落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手里。现在这些轻型坦克,成为了白崇禧手中的攻坚利器,用来对付日军。
坦克旋风一样冲出来,45毫米坦克炮和37毫米坦克炮不断轰击城头,在城墙上炸开一团团火球,把那些负隅顽抗的日本人炸成碎片。
当然坦克不能爬上城墙,于是,坦克在城外停了下来,被充当成固定碉堡使用。
坦克炮塔不断来回转动,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