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队”就突破,冲入到第一道防线中。
看着日军大部分即将冲上来,炮兵指挥官一声令下:“开火!”
“预备,放!”
“预备,放!”
一位位炮兵基层军官手中小旗用力落下。
加农炮、榴弹炮、野炮、山炮和步兵炮的炮手们纷纷拉动发射绳,火炮剧烈震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射手们踩下踏板,枪炮发出怒吼声。
炮弹和高射机枪子弹下雨一样,向日军后阵的新兵人群中泼洒进去。一团团火球腾起,那些日军新兵血肉横飞,残肢断体飞上天空。顷刻之间,跟在老兵后面的日军新兵一下就被炸空了一大片。
炮击发起的同时,大批装备了冲锋枪的步兵从u字形两端冲出,向日军薄弱的腰间发起了一场反冲锋。
等到炮声停息,冲锋枪手已经冲到日军老兵和新兵连接处的腰间。
“哒哒哒”冲锋枪向那些被炮弹炸得四处乱窜的日军新兵猛烈扫射,很快,已经失去了士气的日军新兵就被打退下来。
这一次,王梓涵果断采取反包抄,就是知道日军新兵战斗力差。他抓住这个弱点,把一千多日军老兵变成孤军,然后再集中兵力,把那些最凶残的日军老兵全部吃掉!只要吃掉了这一千多老兵,这两个师团的日军就不足为惧。
当然,要纯粹用步兵来吃掉这些日军老兵,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了减少损失,王梓涵果断下令,让装甲兵助战。
有人提出质疑:“我们现在是在防守,装甲兵冲出去,容易遭到日军后阵的炮兵攻击,恐怕我们会损失不少坦克装甲车,甚至有可能会全部损失。”
对此,王梓涵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少牺牲人总比多牺牲人好!”
他心里有一本明账:若是完全用兵力吃掉这一千多日军,自身的损失至少在一千人左右!若是用装甲兵配合吃掉这股日军,最多损失七八辆坦克和十多辆装甲车,再搭上两三百名士兵就能消灭这股最凶恶的敌人。
损失两三百人,总比损失一千余人要好!
当坦克和装甲车向被包围的日军发起冲击的时候,困兽犹斗的日军老兵进行最后的顽抗。但他们再怎么凶悍,血肉之躯毕竟比不过钢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