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大军在调动之中,为了让敌人更相信自己要攻打天津,肖柏还让一些民兵和非正规军装模作样向天津方向出动。而那些民兵和非正规军,并没有换上正式军装,还是穿着老百姓的衣服或者是非正规军的衣服,手中拿着老式武器,挑着箩筐,赶着大车,看起来很明显就是民兵和游击队。
日军华北司令官下村定从特务那边得到了这个消息,他“哈哈”大笑两声:“果然不出我所料!这个肖柏,又是故伎重演啊!他用非正规军来冒充正规军,装模作样向我们北平方向移动;再用正规军伪装成非正规军,向天津移动!这一套,他在打山东的时候已经用过了!他以为我会上当?我偏不上当!”
就在此时,一名日军参谋军官来报:“报告!我们发现,北平的市民,正在携家带口逃往城外!”
“哈哈哈!”下村定笑道,“这个肖柏,演戏还演得真像啊!他以为这样我就会上当?不过那些市民,我们不能让他们随便离开!把这些市民留下来,可以让支那人投鼠忌器!我们需要支那人当人质!”
紧接着,日本宪兵部队、伪军和伪警察就开始行动起来,在各处城门设立关卡,阻止那些试图逃离北平的市民离开。
除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市民提前离开了北平之外,大部分的市民都被留在城内,被日伪军、日本宪兵、汉奸和伪警察看押起来,准备等到中国军队攻城的时候,这些市民被日本人用来充当人质。
尽管下村定认为,中国人会先打天津,但天津迟早失守,因此他还对北平城内的日军做了布置:让一批日军入驻在故宫、雍和宫等名胜古迹内,并对内城的四合院进行改造,把北平变成一座堡垒。
同时,在天津加强了城防工事。
日军在天津外围,利用海河等河流,挖开河堤,布置出人工的河网和沼泽,用来阻挡中国军队的装甲集团攻击;再挖掘了大量的战壕、沟壑,修筑大量明碉暗堡,在天津城外形成了立体防御工事。
天津城内,每一栋大楼,都变成了坚固的堡垒;每条大街,都有街垒和火力点;市区的日军还挖掘大量地道,把楼宇和楼宇连接起来。一些坚固的建筑物,他们又进行加固,变成钢筋水泥的钢铁工事。
ps:当年中国人称为北平,日本人称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