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架的通用机枪。
逼近了海岸线,特战队员们纷纷从小艇上跳下,脱掉外面的海军陆战队蓝色迷彩服,露出里面的日军军服。
随后,林遵便带着橡皮艇,向驱逐舰的方向返航。
战士们上了岸之后,便利用海边礁石,躲过偶然转动过来的探照灯,悄悄摸向山海关城的后面。
山海关,是一座名为临榆县城的小城。临榆县,周长四公里,是以城为关。县城沿着山和海布置,故名为山海关。又因为临榆县城,也被称为榆关。这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日军在临榆县城内,布置了两个联队的兵力。同时,还在山海关后面,又另外布置了一个师团的兵力,随时可以驰援山海关。
十四米高的主城楼上,还有一座箭楼。
箭楼有两层,下层为石质,上层为木质。日军对箭楼进行了加固,在里面安放了轻重机枪和直射炮等武器。在城楼后面,布置了迫击炮和掷弹筒。
虽然日本人也很清楚,坚固的山海关城楼也经受不起重磅炸弹的轰击,但占据了山海关要地,总是让他们得以安心。更重要的是,日本人在山海关的城墙下面,还有临榆县城内,都挖掘了大量坑道,可以用来抵御中国军队的空中打击。一旦中国军队大举出兵攻击,在炮击和轰炸的时候,日本人就能躲进地下坑道和藏兵洞内,外面只留下少数观察员。等到中国军队火力准备完毕,他们再从地下冒出,爬上城楼进行抵抗。
城墙内,很多地方都已经被掏空,构成了一座座暗堡。
有着如此森严的戒备,日本人认为,中国军队如果不出动十倍以上兵力,根本就无法撼动山海关要塞!
而狭窄的辽西走廊,根本就无法让大量兵力施展得开。更何况,在这种地形上,就算是坦克都难以靠近。即使有坦克冲到跟前,也会被关楼上的直射炮所摧毁。
布置在山海关后面的那个师团,又堵住了奉天通往山海关的道路,以及从山区通往山海关的道路。若是有袭击者从后面冒出头来,就会被那个师团堵住。
只可惜日本人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袭击者来自海面,刚好插入到山海关守军和后续师团的中腰位置,从日军防御的空白处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