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此时,一名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漂亮女子,向肖柏的方向靠近。这个女子怀里揣着一支勃朗宁手枪,准备走到距离肖柏三十米的距离上,抓住有利机会,等周围的卫兵分散开,露出肖柏的时候她再开枪。
可是称职的警卫早就盯上了这个女子。
就在这女子把手伸进怀里去摸手枪的时候,两名战士犹如饿鹰扑食,一下就把这女子按翻在地上,手枪被战士搜了去。
“报告长官!抓住一名日本女特务!”一名警卫战士向肖柏汇报。
“我不是日本特务!我是满洲人!我就看不惯你们这些汉人!”那女子大声喊叫着。
肖柏道:“原来是满族人啊!还想着复辟大清王朝?”
“对!你们汉人犯上作乱,都该杀!”
一名军官问道:“长官,这个女人怎么办?按战时法律,间谍特务抓住都应该枪毙!更何况,她是汉奸。”
“我不是汉奸!我不是汉人!”那女子争辩道。
“是满族人啊,这是民族问题,而且她那么年轻,不能一概都枪毙了,先押下去。我现在有个想法,应该对东北的满族人进行教育。”肖柏说了句。
要知道,满族人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满族人中,出了佟麟阁这样的民族英雄,也出了川岛芳子这样的特务。回想起自己在后世,北京城内多少满族人掌控了媒体和娱乐行业,辫子戏充斥着荧屏,满族文化大有取代汉族文化的趋势。甚至还冒出了诸如阎崇年之流的家伙。肖柏觉得,他决不允许这种现象发生!
对于民族问题的思考,肖柏是决定采取他自己的民族手段:就是弱化那些满族人的满族民族意识,把他们真正同化成汉人。他绝对不会采取后世的民族政策,让满人保留了他们自己的满族意识和满族传统。而在将来,对那些西部民族,也是应该采取左宗棠和王震的民族政策,让维族人害怕,才不会闹事。
左宗棠在新疆,有“左剃头”的外号,杀得敢于闹事的维族人人头纷纷落地;而后来的王震,在新疆也采取了铁腕政策,王震被维族人称为“王剃头”和“王胡子”,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纪,新疆维族小儿哭泣,父母还用“王震来了”吓唬小孩。
左宗棠和王震在新疆的时期,根本就没有人敢于闹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