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的阵地布局,是把新兵放在前面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上,后面老兵的机枪火力点,直接封死了前面新兵的退路,把那些新兵钉死在他们的阵地上。一旦有新兵退下,苏军老兵就会毫不犹豫的向新兵射击,把“逃兵”射杀在半途中。
这时候,苏军新兵已经几乎损失殆尽,进入到苏军纵深阵地中,碰到的都是最凶猛而且特别顽固的苏军老兵。
进攻的路途中,不断有浑身是血的苏军老兵从雪坑中和战壕中跳出,嘴里高喊着“为了伟大的斯大林,为了祖国母亲,冲啊!”
在成片“乌拉”的口号声中,不时有苏军士兵跳出来,抱住中国士兵,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和炸药包。
后面的苏军老兵,在机枪、迫击炮和直射火炮的火力掩护下,一次又一次的向已经攻入他们阵地的中国军队发起反扑。不少苏军士兵,突然从战壕拐角处冲出,或者是从交通沟内杀了出来,在近距离上以冲锋枪猛烈扫射。
碰到苏联人如此不要命的抵抗,已经攻入苏军纵深的中国军队损失也不小。
进入纵深之后,由于地表都是沟壑和弹坑,无论是摩托雪橇还是雪地战车,都无法在苏军阵地的深处机动,这时候,所能依赖的只有步兵。那些重武器,只能是在远距离上,给冲锋陷阵的步兵提供一定的火力掩护。
可是苏军阵地构筑得十分科学,在中国人进入纵深之后,一些苏军的暗堡,射击孔是朝向中间,而不是面向中国军队阵地的方向。而那些暗堡的前面,又有大量障碍物阻隔,使得正面的中国军队很难以火力摧毁,可是这些暗堡却能突然从侧面射出密集的子弹,压制住进攻的中国军队。
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手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才摧毁了三十多座纵深暗堡。
由于进入纵深的中国军队,遭到苏军猛烈的火力压制,使得战士们寸步难行。这时候,苏军老兵看着中国军队被迟滞,表现得异常亢奋。
“乌拉!乌拉!”大批苏军士兵,在战壕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发起疯狂反扑。那些被苏军重机枪堡垒打得难以抬头的中国士兵,只能是凭借着壕沟同苏军进行血战。双方的士兵在打完子弹之后,便开始白刃血战。
刺刀、军刀、工兵铲、枪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