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科夫暂时接替斯大林,担任了苏维埃最高领导人的职务。
马林科夫上台之后,先是以“刺杀领袖罪、叛国罪、资产阶级复辟罪”等罪名就地处决了贝利亚,然后按照既定计划,带着苏维埃政权的残部,从森达科斯启程,向原定的目的地萨加斯特尔赶去。
虽然刺杀斯大林的幕后主谋虽然是贝利亚,但真正导致贝利亚叛变的人,却是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在前段时间,每次在单独面见斯大林的时候,总是拐弯抹角指责贝利亚在大清洗中故意给伟大的苏联将帅罗列罪名,导致苏军在苏德战争一开始就陷入被动。同时,赫鲁晓夫还故意说,有些人本来罪不至死的,都被贝利亚杀害了。
于是,斯大林对贝利亚起了杀心。
但贝利亚又是何等之人!发觉斯大林想要杀自己,便抢先动手。
只可惜,贝利亚的疑点实在太多,便宜了马林科夫。但是问题在于,马林科夫根本就不是赫鲁晓夫的对手!最终的结局,还是赫鲁晓夫是最后的得益者!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不过马林科夫这只黄雀后面还有弹弓。
苏军刚刚撤离了森达科斯不到两天,德军先头部队一支装甲营就冲入森达科斯。
留守在那里的苏军,击退了德军这个装甲营。
随后德军大部队赶来,包围了森达科斯,一举歼灭了留守的苏军,占领了这座小城。
苏军逃到了萨加斯特尔之后,安顿下来。但是在这个时候,马林科夫发现,布尔加宁和莫洛托夫在不知不觉之间,居然同赫鲁晓夫走到了一起,在无形之中冷落了自己。而其他的苏维埃委员,也都逐渐向赫鲁晓夫靠拢。
虽然马林科夫的政治地位高于赫鲁晓夫,可是军权在赫鲁晓夫手里,而且一大帮原来跟随斯大林的老人也都支持赫鲁晓夫。更何况,马林科夫急急忙忙枪毙了贝利亚,很多老人都怀疑,马林科夫是否也有刺杀斯大林的嫌疑。
1946年4月2日,迫于无奈的马林科夫宣布,把总书记的位置让给了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上台了,担任了苏维埃总书记的职务,而马林科夫,则担任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这一职务,这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总理。这时候,赫鲁晓夫无论是在军权方面还是在政治权力方面,都已经控制住了苏联。
“尊敬的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