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免对手迂回攻击美军。与此同时,美国人也用直升机和坦克,给印度土邦军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援助。
各处战壕中,阿萨姆纳加兰共和国军队的战士们,同印度土邦军队的士兵展开激烈的短兵相接,双方士兵用冲锋枪、自动步枪、手榴弹和炸药包展开激战。这些印度士兵在面对他们看不起的“奴隶娃子”时,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双方都打得十分顽强,轻伤不下火线,重伤的士兵拉响炸药包,和对手同归于尽。
印度人一次次压上来,又被顽强的阿萨姆军队打退回去。
后面的美军用直升机进行扫射,摧毁了守军不少火力点,大批阿萨姆那加兰共和国的战士们倒在美军火力之下。
“这样打,伤亡太大了!我们必须把他们引入城区,这样可以避开美国人凶猛的火力,和他们打巷战!”中国顾问提出了建议。
在中国人建议下,阿萨姆那加兰共和国的军队在可以守得住第二道防线的情况下,主动撤出防线,把已经成为绞肉机的第二道防线让给敌人。
印度土邦军队继续向前推进,进入到阿萨姆守军的第三道防线中。
第三道防线,是以几座小镇和村子为外围防线,以西里古里市区为中心,构造成的防线,事实上就是一大片的巷战战场。
原本西里古里城不是很大,但是阿萨姆纳加兰共和国建立之后,考虑到这座城市的重要意义,因此阿萨姆军队把西里古里城改建成一座钢筋水泥的堡垒城市。外围的小镇和村子,都经过改建,同市区连成一片。在这一片防御体系中,各种建筑物都用地道连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地下工事群。
每一栋建筑物,都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只要略加改造,就是一座堡垒。
印度土邦军队再次暂停攻击,由美军提供火力,对第三道防线进行了狂轰滥炸。
巨量的航空炸弹落下,城区、小镇和村庄被炸成一片废墟。但是坚固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并没有完全倒塌,很多地方被炸成废墟,框架却巍然不倒。坍塌的砖头,还能当掩体使用;残垣断壁后面,埋伏了大批阿萨姆那加兰共和国士兵。
当印度土邦军队的士兵冲入废墟时,这些冒着青烟的废墟上,射出密集的子弹,打得印度土邦军队伤亡惨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