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宋曲 > 第七十五章 金玉可为田中粟(一)

第七十五章 金玉可为田中粟(一)

在背面刻上他的事迹,当然大多都是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功绩,然后找人大张旗鼓的送到他的府上。演了一出三辞三让的把戏他才故作推辞不得,勉强接下。这就是宋朝上下惯用的伎俩,不论是封侯拜相还是请辞还乡,在朝官员大多都要有这个三辞三让的过程。甚至多的能做到“七辞七让”,这番李鼎臣做出的姿态。一方面是循旧历,另一方面却是使得李鼎臣与西子楼的玉牌名声大涨。

    好在李鼎臣也算的个能吏。名声就不坏,一些功绩稍稍加以修饰也就够了,对于双方都有利的东西,他自也不会拒绝,更何况事先也已将人情都打点好了。

    虽然他的官位在杭州就能算的上号,但民间普通百姓却是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的。一块玉牌,使得他的名声骤然间响亮起来,玉牌背面刻写的生平事迹不知从谁口中传到外面,街头巷尾也多了一些人每日有意无意的说起诸如:“我早就听说了,李通判在成都府时便甚是有名,你们不知道……”这样的话来,还有说书的时不时说几段他的轶事。一时间李鼎臣的可谓风光无两。

    看到效果之后,自然会有其他人心动,接下来的玉牌要送出去便容易的多了。

    当然,这玉牌要能形成影响,自然甄选对象时也会严加把关。之所以第一块选定李鼎臣,一来是这边已经牵上线打点妥当,不至于让人拒收;二来这位三十多岁的通判虽然称不上清廉如水,但确实也做出了不少实绩,在官场中的也没有什么不利的风评。

    十块玉牌,送出去六块之后便有人坐不住了,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论是因面子也好,是因虚荣也罢,见其他人借此扬了名,自觉能够的上格的人总也会有人做出些行动来,西子楼明面上的掌柜陈恩身上的压力骤然就大了不少,人人都不发给玉牌也没有什么事,但地位相差无几之人有的人有有的人无,便难免会遭人记恨。这些陈越也早就料到,他的要求还是接下来不论人情,只凭西子楼自己的判断,不然便是有一就有二,若是今后花费大力气弄出了这玩意,最后却成了少数人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工具,那便违>>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超级无敌仙医苏乘羽末世降临后,霸道女总裁求我庇护别人抢神兵,我靠杀猪刀逆袭战神大朝女子奇案组贬妻为奴?我撕毁婚书不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