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先知先觉,赵括的未来,也许不是注定的……
如此想着,明月也不强求赵括同来,便让向导在前带路。今天之所以要去临淄市肆,还是因为平原君昨日那句话。
平原君说,临淄城北的女闾附近,有一家方术士的丹房,也在用类似甗的器皿蒸花露、丹砂……
这不由激起了明月的好奇心,考虑到后世考古学家的确在西汉海昏侯墓里发现了用来炼丹蒸汞用的青铜蒸馏器,轰动一时。往前推一百年,战国时的方术士已经掌握这门工艺的可能性很大。若是有现成的蒸馏器皿样式,他打造蒸酒的器具,就更是事半功倍。
加上他本来就打算在临淄寻访方术士,这便有了此次出行。
……
临淄城东依淄河,西邻系水,山川毗连,河道交错,既有山石林木之饶,又有沃土嘉禾之利。
其城市结构和邯郸的格局相似,齐王宫位于临淄西南角,东北面则是郭城。这郭城呈矩形,南北长九里,东西宽八里,中部为卿大夫们的宅邸,南部主要是工坊区,东部和北部则是市肆区。
明月一行人便要从王宫脚下的质子府出发,一路往北而去,外面守着的齐国兵卒们也未阻拦,毕竟长安君是齐国的“客人”,而非囚犯。
这也是明月来到临淄几天里,第一次能抛开那些惹人厌烦的齐国贵族,心无旁骛地在敞开的马车里,好好观察一下这座城市。
若说临淄给明月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的话,其一是规划有序,其二就是人多……
放眼望去,黑瓦覆盖的民居连成了一条线,朝两侧延伸,在城墙下挤得密密麻麻,除此之外,在每条街巷上,都走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这情形,让明月不由想起了中学时学过的《晏子使楚》这篇课文。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原来晏婴这句话,并不是夸张,越走越密的人群,的确能做到张袂成阴、挥汗成雨。他们之中,有驷马大车的贵族,有衣服文采的各国商人,也有衣裳粗鄙的庶民。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