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兼爱之心,故赵国也不能行偃兵之实……
这种政治观点,也是名家不能得到王侯重用的原因。
想到这些往事,明月知道自己是白来了,他站了起来,朝公孙龙揖礼,若无其事地说道:“是小子莽撞了,我却是忘了,先生虽与墨家有过节,但却传承了惠子的偃兵主张,在这点上,与墨家的兼爱非攻并无区别……”
“然。”公孙龙松了口气,说明了本意:“虽然我是赵人,虽然我是平原君家臣,也答应要助公子,但惟独在说齐伐燕一事上,恕我不能为公子助阵!”
万万没想到,被本以为是自己人的公孙龙打了一把黑枪,明月幽幽地说道:“先生这是食言啊……”
公孙龙长拜及地:“然,我是失信了。但士有所为,亦有所不为,公子宁可忤逆齐王,也要对意中人信如尾生。老夫虽不才,但从拜师求学以来,便答应了师长,必将继承惠子之志,爱民而为义偃兵。在此事上,我也要信如尾生,此乃大信也……”
没错,他是公孙龙,是名家领袖,而不是赵国王室公子养的一条狗,让咬谁就咬谁……
他也有自己的底线和恪守的信条,绝不违背初衷,像纵横辩士一样,以游说两国交兵,自己从中取利为业!
明月长叹一声:“先生很失望罢,当年我父王便对偃兵没有兴趣,而今,我又为了一己之私,想要火上浇油,延长一场本可避免的战争。”
公孙龙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非难他,再拜道:“鸡司夜,狸执鼠,不过是在其位谋其政而已,公子也有公子的难处,不比我这自由身没顾虑的穷士。”
这就是出身一国王室的坏处啊,明月身为穿越者,本该是最具有兼爱天下观念的,但不知不觉间,他已习惯性地站在“赵国公子”的视角去考虑事情了,考虑本国利益了。
因为他很清楚,一旦此国败亡,他这富贵荣华的公子生活,便到头了。
归根结底,他还是自爱之人。
明月也不纠结,笑道:“先生说的虽然有理,但我还是做不到先生那种兼爱天下的程度,没办法爱邻居的儿子如自己的儿子一般,除非那邻人之子是我的儿子。”
讲完这个本不该是他这年龄说的冷笑话后,明月起身告别,在公孙龙送他出门时,他突然回首道:“先生,若我执意要推行此事,你应不会站出来挡我的路罢?”
话语尊敬,但满是警告的意味。暗藏之意分明:你挡我的路,那我们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