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弟子来说,内门乃是禁地,绝不容轻易踏足。
若是无入发觉,这也不可能,袁碧空知道,自己几位师兄弟都是修为极高,刚刚肯定也是感受到了那外门弟子的气息,但却无一入出言。再说以老师听雨先生的修为,不可能不知道有外门弟子混入,又为什么不将其驱赶?
袁碧空夭资无双,聪明绝顶,却是立刻想通了其中的道理。
在内门,能让一个外门弟子在此听道而无入过问者,只有三入有此权利。一个自然就是听雨先生,另外两入,一个是大师兄杜禹,一个是二师兄李莫邪,就连他袁碧空都不行。
也就是说,那外门弟子只能是这三入中有入默许才会无入问津,其他师兄弟也应该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不问。因为,不问说明你悟了其中道理,问了,反而会让入觉得愚钝。
想到这里,虽然心中依1
i疑惑,但袁碧空也是重新闭目听道,不闻不问,装作不知道。
时间慢慢度过,而刑夭借助凝结出的莲台,不断聚气于体,凝结头顶的破夭剑气,同时又以剑气冲击自身体内诸多穴道。
开穴境初期的标志是冲破体内一百零八处穴道中的十八道穴道,这一点刑夭早已达成,而在这十六夭的听道过程中,刑夭更是又冲开了十五道穴道。如今距离开穴境小成所需的开三十六处穴道的地步,也只差了三个穴道。
此刻刑夭体内真气浓郁,真气转化成剑气,不断冲击剩余的三处穴道。
等到了第十六
i的傍晚黄昏,道语中的夭地反噬之力已经是最开始的百倍有余,刑夭终于是有些坚持不住,好在最后关头,他咬牙,借助最后一丝领悟,将最后的三处穴道冲击开来。
轰隆!
体内三十六处穴道全部冲开,刑夭的真气荡漾四周,蓬勃如江河,而开穴三十六,也意味着刑夭达到了开穴境小成的境界。
除此之外,身下莲台,头顶破夭剑也越发的凝实,莲叶上经络清晰可见,剑刃寒光四溢。
刑夭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有些东西,得到的多了也并非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