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上麻药。
如果是在现代,这都不是问题,但在元朝,我上哪里找麻药呢?
我摸了下这人的额头,烫得要命,忙把体温计插入他腋下。过了会儿,拿出来一看,快40度了。
我又问,“他发烧多长时间了?”
机灵小子道:“发烧都好长时间了,但每次都是烧几天,又好了,过几天又发烧,老是反复。”
我想,这肯定是伤口感染引起的,再不及时救治,估计就算不死,脑子也得烧坏了。
我又忙去我的巡诊箱里翻。我记得我出门时,带了一盒抗生素针剂的。
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条件落后,有时一些村民受点皮肉小伤不会去就诊。
有的过段时间通过自身抵抗力,伤口就愈合了;但有些会引起感染,这时我往往给他们打支抗生素针剂,就差不多了。
终于,我找到了一盒头孢氨苄。虽然是低等级抗生素,但这要在古代,因为大家都没使用过抗生素,绝对是“灵丹妙药”。
我又找出个一次性注射器,将药水兑好,吸入针筒。
这时我才发现,没酒精呢。因为下乡巡诊,不用带这个东西,每个村委会还有个小卫生室,一些基本的酒精、碘伏之类的,他们都是有的。
好在没有酒精,问题也不大,用点高度酒也可替代。我忙说:“快给我找点酒来,越烈的越好。”
大头领忙对那机灵小子道:“快快!去我屋里,我床底下有坛上好的烧酒,给我搬过来。”
机灵小子迅速出去。
趁着这空儿,大头领问道:“胡先生,我二弟的伤怎么样,能不能治?”
我道:“很严重,要治的话很麻烦,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治好。”
大头领“扑通”一声给我跪下了,哀求我道:“胡先生,你一定要救我二弟的命……。”
我一看,这可不得了,忙去拉大头领,“大头领,这可使不得,我一定尽力救治,只是……”
“只是什么?”大头领茫然道:“你要什么,我都答应,要我的命都行,我愿意用我的命换我二弟的命。”
我忙道:“大头领,你误会了,我的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