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要加修防御工事。而且这锥子山上的建筑也太少,以后如果有更多的人上山入伙,都没地方安排他们住了。”
常遇春道:
“师兄言之有理,眼下我们粮食充足,也不需要外出抢掠,正是要一门心思地修筑防御工事和山上的住所。
另外,我觉得师兄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去附近几个山头拜会拜会,争取结成攻守同盟。
蒙古兵攻来,大家一起抵抗。不然让蒙古后各个击破,最后大家都玩完。如果有人能归附我们锥子山,那是最好不过了。”
张思淑和唐勇也认为常遇春说得有道理。
刘聚想了想道:
“就这么定了,修筑工事和房屋的事,我看由杜黑子全权负责。毕竟他在这里待了快十年了,情况比我们熟悉得多。
我主要就是各处看看,先研究怎么布防的问题,顺带着去附近各个山头拜会拜会。”
杜黑子道:“一切听从大头领安排,我这就去安排人手,一面勘察地形,一面让人准备材料。估计十日之后,就可开工。”
我说什么来着,人只要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就能活得很好。你看看杜黑子,虽然人家只是个四当家,但现在干什么?
这可是管的整个锥子山的基建工程呀,这可是现今最容易发生腐败的领域啊。
不是领导的心腹,想插手都是不容易的啊。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刘聚是十分感谢杜黑子的拥立之功的啊。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过了两天,常遇春带着四个精干的小喽啰和师傅张然的骨灰,与张思淑、唐勇她们向峡州而去。
而刘聚由于刚上锥子山,对各地情况还是不熟悉,先带着个小喽啰在山上四处转转。并记下哪里适合修箭楼,哪里适合设潜伏哨,哪里修防御工事。
而杜黑子则乐呵乐呵地带着人去各处勘探地形,哪里建大厅,哪里建住宿用的房屋,哪里建仓库,他都一一作了规划。
当然这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他还得把这个总体规划报给大头领审阅,待刘聚首肯后,他再施行。
也就是半年的时间,锥子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聚义大厅建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