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规部队一样,经过了严格的训练,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一旦遇到强硬的敌人,或者处于下风的时候,根本就没办法指挥了,就象一盘散沙一样。
我认为,我们锥子山的未来,就是要找个靠得住的人入伙。现在各地都有起义发生,特别是红巾军起义闹得是风风火火,就连濠州的郭子兴也打着红巾军的旗号。
我看我们是不是要找个适当的时机,找准合适的目标去入别人的伙。
不然,在这锥子山,我们也只能当一辈子的山大王。”
常遇春霹雳叭啦的一阵讲完,刘聚沉默了很久,才说道:
“古人有句话叫‘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反元大业仅靠我们锥子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但如果我们冒冒失失地就去投靠别人,谁知道别人会不会只是拿我们当枪使,拿我们当炮灰?
脏活儿累活儿送死的活儿都让我们去干,有利可图的时候就把我们扒在一边,到时候那才是后悔莫及啊。
眼下在锥子山,虽然我们的力量薄弱一些,但只要我们能顶住蒙古兵的进攻,能够跟他们纠缠,那还是我们自己在当家作主啊。
一旦入了别人的伙,好多事情就由不得自己呢。”
看来这师兄弟两个的意见有分歧,而且分歧还不小。
常遇春还是认为应该去入别人的伙,人多力量才大,才能与蒙古挞子抗衡。
我看他们两个要是这么争论下去,也不是个事,也没法解决问题。
于是我开口道:
“大头领、二头领,其实你们刚才的分析和想法,都是为了锥子山的这帮兄弟,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先说说常大哥的意见吧,的确如你所说,单单凭着锥子山这几条人马,确实难有作为。但这入别人伙的事,一是要谨慎,二也是要看时机。
就说这眼前吧,红巾军闹得是沸沸扬扬,力量最大的有两支,分别是刘福通和徐寿辉。但他们的部队离我们这里远,我们怎么去投奔?
这两个人我们也没打过交道,为人怎么样我们也不清楚。就这样贸然去投奔别人,我看也不合适。”
常遇春道:“我看濠州的郭子兴不错,他手里有几千人马,和>> --